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要葬在這裡?這可是二十年前那場戰爭中陣亡將士的安息之處。
這座陵園已經比老王年輕時最後一次拜別的時候變化了許多。年紀稍大的憑祥人還記得當年中央軍委專門選址重建了匠止烈士陵園,據說這是憑祥安葬死者風水最好的地方,三面環山,風景幽靜,可以讓英雄們靜靜的安息。
陵園迎面站著一個軍人的石立像,彷彿一個哨兵,守衛著安睡的軍營。它的兩側有一對石獅子,默默守護著肅穆的烈士陵園。幾乎每年清明節都有政府組織的大型掃墓活動,祭奠烈士。幾乎每天都有人來看看這些安息的英靈。但是像今天這樣宏大的葬禮可以說從上次修陵園之後再沒有過了。
駐紮邊防的老部隊來了,武警部隊來了,全副武裝,列成兩個方隊站在了石像前面那個空地。一些肩膀上扛著金星的軍人站在佇列的最前排。他們把巨大的花圈一個個抬到石像下面,石像的下面,放著一個覆蓋著五星紅旗的骨灰盒,骨灰盒上面有一楨小小的照片,那是年輕時代的張曉軍。
一個軍人含淚誦讀著悼文,說明烈士的功勳。人們漸漸聽明白了,這是一個遲歸的烈士。他許多年前在這裡打仗,他的老戰友都葬在這個烈士陵園,如今,他回來了。
骨灰盒下葬的時候,一個軍人高聲命令:敬禮!鳴槍!
一百多條槍向空中叩動扳機,子彈呼嘯著向天空射去。許久沒有聽到槍聲的憑祥人都吃驚的張大了嘴巴。
真的,有二十年沒聽到這種密集的槍聲了。人們唏噓著。
張曉軍的骨灰盒葬在了他的戰友的旁邊。他們的墓碑形狀一樣,大小一樣,石碑上上端都有一個鮮紅的五角星,這顆星,曾經在他們頭上閃爍,現在,它依然照耀著他們。
邊防部佇列著隊回去了,武警部隊的官兵也回駐地去了,看熱鬧的人們散了,匠止烈士陵園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在新豎起來的墓碑前,一個頭發花白的老軍人還在久久的佇立著,沒有離去。他肩膀上扛著兩條金穗三顆星,穿著將軍禮服。
淚水從他縱橫交錯的皺紋間流下來,他渾身都顫抖。我們從他的臉上還能看見戰爭的痕跡,一條疤痕在他額頭上若隱若現。
青松翠柏裡靜靜環繞著烈士的陵墓,山風輕輕吹過針葉間,發出沙沙的聲音,好像有人在輕聲說話。
那個老軍人走後,從一叢松柏後閃出一個人,一瘸一拐的走到將軍剛才站過的地方,艱難的跪下來,撫摸著石碑上的照片,淚如雨下。
班長,你來了。。。。。。他喃喃的說著,哭倒在墓碑上。
太陽西下,黃昏悄悄降臨。
一個穿著白裙子的女孩子跑進烈士陵園,大聲地喊著:阿爸!回家吃飯啦!
她在空蕩蕩的陵園裡跑來跑去,找尋他的父親,終於在那個是新樹立的墓碑前找到了已經睡著的父親。
她喊了一聲:阿爸。。。。。卻不敢走上前,她的父親趴在那個石碑上睡著了,表情那麼痛苦,滿臉都是淚水。
她含著淚輕輕的蹲下來,想給阿爸抹去淚水,誰知輕輕一碰,阿爸醒了。
他睜開眼,看見了自己乖巧的女兒,有點難堪的笑了笑:來了?
女孩子說:回去吧。她把父親攙了起來,扶著他站好。
女孩子的父親站好了,努力站得筆直,向墓碑敬禮,那是一個標準的軍禮。
知道嗎?我們有二十年沒見面了。女孩的父親說。他是我的班長,第二個班長,他剛歸隊。。。。。。
女孩子含淚看著墓碑,墓碑上張曉軍年輕的容顏透露著那個時代的豪情。
阿爸!她輕輕喚著父親。
女孩的父親使勁抹了一把臉,說:走吧。
他一瘸一拐的走了兩步,他的女兒想要扶他,他卻把她甩開:我能一個人!你沒看見班長他們正看著我嗎?
女孩子愣在原地,不知所措,淚如泉湧:阿爸!
女孩的父親一瘸一拐地、頭也不回地向陵園門口走去。
太陽落得還剩下一點,彷彿熔爐中最後的餘燼,隱隱的閃爍著,等它熄滅了,黑夜也降臨了。
此時,老王正在一條國道上騎著腳踏車趕路。
他按照夏季行軍的規律,晚上趕路,白天休息,最大程度的做到節省體力,提高行軍效率。
他剛剛吃飽睡足,身上重新蓄滿了力氣,準備今夜要趕到下一個目的地,一個村莊。
他給自己訂計劃,每天只趕80公里左右,總是到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