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氣凌厲,卻不及上面那兩句來的深邃,因為“一劍寒光耀九州,只為紅塵痴痴守”恰好說出了當今臺灣舊書界的苦守狀態。
在門口稍作停留,林逸就徑直走進了這個小型的“武俠文化展覽”場地。
書店改成的場地畢竟不大,還好,參觀的人似乎不多,比起那些琳琅滿目的舊書,人少的可憐,再次見證了臺灣舊書店的不景氣,和文化氛圍的衰落。
整個展區是一個有缺口的回字型,林逸走進去,迎面就是第一部分展區。
展區的名字叫做“筆生武藝”。
此展區以港臺武俠界的“江湖遺珠”為重點,向大家介紹很多不知名的武俠名家。
事實上,這裡所謂的“江湖遺珠”大多是指在1950年代港臺武俠小說熱中嶄露頭角的作家,但因部分作品失於流傳,所以名氣不夠響亮。這些“江湖遺珠”包括曾擔任《武俠世界》雜誌第一任主編的“蹄風”,代表作品有《血戰古兜山》和《勇闖十三關》等;以《大俠沈勝衣》成名的“黃鷹”;在《武俠小說週報》連載《沉劍飛龍記》的“張夢還”;以《雪刀浪子》成名的“龍乘風”;在《商報》創刊號刊登《山東響馬全傳》的“牟松庭”等人。
對於這些“江湖遺珠”,林逸比較熟悉的只有黃鷹。因為黃鷹除了是武俠小說家之外,還是著名的編劇,他編寫的《天蠶變》可以說是香港八十年代武俠電視劇時代的一個里程碑,後來還被大陸翻拍成了《金蠶絲雨》,好像是吳京主演的。不過林逸對他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黃鷹編劇的《殭屍道長》,那絕對是電視劇中的一代奇葩,第一次將殭屍題材融入電視劇中,也成就了林正英這位老戲骨。後來聽說黃鷹投資拍攝電影,欠下高利貸,被人追債,砍死在家裡,一代武俠怪才就此逝世。
除了黃鷹,林逸最熟悉的估計就是那位《雪刀浪子》龍乘風了。因為林逸看這部小說的時候,還以為是古龍寫的,裡面的角色太像傅紅雪了,不過比傅紅雪帥氣風流一些。(未完待續。。)
第四百四十五章。天價
話說一九七二年九月,金庸最後一部小說《鹿鼎記》在香港《明報》副刊上連載結束,之後,他將這塊地盤讓給古龍,宣告封筆。
從此,古龍在港臺的影響日盛,他的不少作品被拍成影片和電視連續劇,迅速形成了“古龍熱“。
到七十年代中、後期,古龍的創作高峰期已過,作品越來越少,無法滿足廣大“武俠迷“的需求。於是,幾位成名的作家紛紛改變風格,竟相仿效古龍,希望寫出更新更好的作品。
在此風尚下,臺灣名家司馬翎的《驚濤》、《飛羽天關》,柳殘陽的《梟中雄》、《梟霸》等陸續問世,贏得一片喝彩聲。
八十年代起,香港武俠文壇又躍起兩顆以再現古龍風格為特點的新星……黃鷹和龍乘風。
黃鷹以接寫古龍的《血鸚鵡》並完成《驚魂六記》的其餘五部(《吸血蛾》、《黑晰蜴》、《水晶人》、《無翼蝙蝠》、《粉骷髏》)脫穎而出,又寫出以雲飛揚為主角的《天蠶變》、《天蠶再變》、《天龍訣》三部曲以及《大俠沈勝衣》等故事。
龍乘風則寫出以“快刀浪子“龍城璧為主角的系列小說。均深受年輕讀者的喜愛。
龍城璧是山東濟南府龍氏世家的三少爺,北極異人風雪老祖對他特別垂青,在九十大壽那年將伴隨自己大半生的寶刀……風雪之刀贈給龍城璧。從此以後,他仗刀扶弱鋤強,拯善誅惡,名滿天下,贏得“快刀浪子“的美名,成為江湖上最傑出的年輕刀客,並且與“殺手之王“司馬血和“偷腦袋大俠“衛空空一起,被稱為“武林三大奇俠“。
可以說,作者筆下的龍城璧並不是個獨行俠,他與司馬血、衛空空、唐竹權等一群俠士,有同等的胸襟,同樣蓋世的武功,同樣超人的膽識,他們聯合為一體,與邪惡勢力作不懈的鬥爭。看到這一群肝膽相照的朋友,不禁使人想起古龍筆下的楚留香、胡鐵花、姬冰雁……感受到從古龍那裡一脈相承來的俠義精神與生死不渝的友情!龍城璧的出刀殺敵在作者筆下是一種藝術,他把死亡帶給敵人,同時也把從刀光血影中幻化出的獨特美感展示給讀者。
古龍不愛寫連篇累牘的打鬥和繁瑣複雜的招數。他筆下的武功絕對有效,是地道的殺人的武功,而殺人的武功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快“,一切美感都在這個“快“字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在這一點上,林逸認為,龍乘風有過之而無不及。
……
此刻,林逸欣賞著這些“武林遺珠”,不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