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我收藏的宋刻本並不是太多,只有零落的七八種,並且大都是殘本。宋刻本之所以被重視,是因為這是我們見到的最早的書籍的形式,再早就是鈔本了,而鈔本又非常罕見。藏書像百川歸海一樣,都歸入各大公共圖書館了,私人手中的珍品非常少。如今想要找到這樣的宋版本,可以說難之又難。
……
林逸看到這裡,不禁沉思,一直以來他之所以藏書,是因為喜歡書,喜歡那種清雅的書香,沁人心脾的墨香,還有那木刻的石刻的鉛印的秀美字跡………
可是他從未仔細考慮過,為什麼要藏書,藏書有什麼意義。
現在,在讀了這段日記以後,林逸明白了,原來藏書還有這麼大的用處。當我們的中秋節,端午節被別人拿去申請了世界遺產,當我們老祖宗保留下來的東西被人活生生奪走時,我們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必須要去做點什麼,而我們有什麼資格,有證據來對那些強盜說:“這些都是我們的!”
理直氣壯,氣壯山河,大聲告訴他們,這些古老的傳統,這些古老的文字,全都是我們老祖宗遺留下來的寶物,要證據嗎?那麼看一看這些古籍版本中的記載,看看這些文字摘錄,地圖畫冊……是我們的終歸是我們的,即使你們這些強盜再怎麼搶奪,依舊搶不走留有我們文字烙印的東西。
想到這裡,林逸忽然明白了,所謂的藏書不是藏著掖著,而是把那些古老的證據,資料收藏起來,在需要它們發揮威力的時候,像炸彈原子彈般扔出去。
炸他個轟轟烈烈,炸他個屁滾尿流!
何其痛快哉!
在發洩完心中那壓抑不住的亢奮以後,林逸繼續看這本藏書日記………
……
好了,要說到最後了。
也許說這麼多顯得我有些嗦,如果你看了這些東西的話,還請諒解,畢竟人老了,難免會羅哩羅嗦。
最後重提一點,關於如何去收藏舊書。這麼多年,我收藏舊書跟別人一樣,最初靠藏家和民間,其次是各地古籍書店,再是拍賣會。
現在次序倒過來了。可能是社會的驅利行為吧,拍賣場上最容易賣出好價錢,賣家最希望在拍賣會上賣出好價錢,社會上好的東西就都集中在那。
拍賣將古籍的價格抬高,漲得高的好處是家裡藏的好書願意拿出來了。我是越買覺得好書越多。透過拍賣也買回了不少好東西。經學大家段玉裁曾經寫過《說文解字注》,他第一刻本叫《經韻樓本》,這個本子刻於嘉靖年間,至今很難得。因為當年學術也是金字塔形的,最初發行量就很少,初刻本很少。十多年來我都沒見到《經韻樓本》,結果近兩年,在拍賣行就見到了兩本。
古籍拍賣的盛行,使得古籍價格只高不低,只漲不跌,也使得我這個藏家已經沒有過多的精力和財力來應對了。
是的,我老了,不復從前的血氣方剛,看見自己喜愛的書可以死纏爛打,非將她娶到手不可。為了歸置買書的錢,年富力強的我,北上京城,南下廣州,一路奔波,去做演講,去賺外快,腆著臉收受那些五花八門的份子錢。我失去了一個做學問者該有的品德,卻得到了滿屋子心愛的書籍。一失一得,至今我還分不清楚孰高孰低,誰輕誰重。
我老了,我生病了,我快要死了。
女兒在海外她不回來………也許會回來一趟,在我死後回來奔喪,對於她我是沒指望了。畢竟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雖然我思想沒那麼封建守舊,但這一點我卻還是認肯的,她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在海外不受那些洋鬼子的欺負,對於我來說,這就是最好的期盼。
那麼我最大的羈絆又是什麼呢?
就是這滿屋子的藏書,我親手建立起來的藏書體系。我經常想到,會不會在我死掉以後,這搭建起來的藏就會瞬間崩塌。
那些我費盡千辛萬苦收集起來的藏書,全都長了翅膀,飛得無影無蹤,遠離我而去。
我是個孤獨的老人,我這一輩子都沒什麼太大的愛好,從三十歲開始藏書,到現在,算起來差不多四十個念頭,這是段怎樣的歲月?我捫心自問,愛書如痴,藏書如迷,所以我很捨不得一下子就失去它們,為此,我就像秦始皇一樣,多麼希望這世上有靈丹妙藥,可以保我長生不老。
可惜,這個奢望從秦始皇開始都沒成功過,所以我還是要死去的,這些書還是要散去的。至於怎麼散去,我想過了,會把這些書留給那位伺候我多年的保姆,她是個善良的人,也是個不識字的婦人,這裡可能你會疑問,為什麼要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