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遺聞》記載有光緒中葉以後,慈禧忽怡情翰墨,學繪花卉,又學作擘窠大字。慈禧繪畫書法基礎並不太好,只是天資聰穎,經過一段時間練習摸索,進步很大,尤其是繆嘉蕙等著名畫家入宮指導後,書畫水平日進。師從名畫家繆嘉蕙,在慈禧的書畫生涯中,無疑是件意義重大的事情,不過也給後人一個猜測:會不會慈禧的書畫作品都是繆嘉蕙捉刀的呢?事實上,現在有人也是認為慈禧不學無術,在書畫藝術上很難達到那麼高的水平,包括有些拍賣公司,也偏向認為慈禧的大部分書畫作品都不是她親手完成的。因此開出了很低的拍賣價格。比如說,在2004年她隸書《壽》軸,拍出16。5萬元;楷書《延歡納豫》橫幅,拍出2。75萬元。
但在林逸看來,慈禧花那麼多精力投入書畫中,難道僅僅是附庸風雅、欺世盜名?又或是有些人說的為了送給大臣忙不過來叫人捉刀?以他來看,這些說法並不太可信。林逸情願認為慈禧身體力行創作了那些作品。接觸過創作的人或多或少都有敝帚自珍的感受,就是無論自己寫得多差畫得多差都會好好珍惜自己的作品,但也不會去拿別人的作品蓋上自己的印璽。
慈禧作為實際的最高統治者,她並不需要去討悅任何人,寫一下字繪一下畫大多都是自我娛樂。何苦為了一個虛名費那麼大勁呢?所以在林逸看來,實際上很多標明慈禧太后的作品,十有**都是她的真實水平。
因此,林逸很是看好這幅手卷的拍賣潛力,看現在的拍賣標價,才2萬左右,在林逸眼裡,就算是200萬也是值得的。因為如今國內有很多新興的富人階級,對於書畫品質的要求不高,相反,開始對名人手跡特別感興趣,尤其那些在中國史上權威顯赫的,更是備受追捧。無疑,清朝狀元,和大清慈禧太后這兩個名人構成的手卷,足以吸引那些有錢人的目光。說白一些,他們要的不是藝術品位,而是名人的人氣。
……
除了這卷《大慈大悲觀音經》手卷外,林逸還著重盯上了兩樣藏品,一件是清初刻本《文木山房詩說》;另一件是明代徐渭的書畫作品《墨葡萄》。
先說那部《文木山房詩說》,作者是一位經常被忽略的文學牛人,他就是吳敬梓。說起吳敬梓,人們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他那部諷刺小說《儒林外史》,卻不知道老吳還是個學術高手,尤其在詩詞方面頗有建樹。
自近代以來,學界都以為《文木山房詩說》早已遺佚,深為遺憾。直到1999年6月,有人在上海圖書館發現了《文木山房詩說》抄本,繼而文壇大振。
可是眼前這部卻是比抄本更加珍貴的清代刻本,那說明了什麼,說明了這部著作並沒有真的遺失,只是沒被人發現而已。最關鍵的是,吳敬梓太出名的是《儒林外史》,使得這件拍品的定價也不很高,才3萬左右,可以說,也是個撿漏的潛力股。
再說那個徐渭書畫作品《墨葡萄》,作為明朝的“梵高”,徐渭一輩子也是瘋瘋癲癲,直至窮困潦倒,死前只有一條狗相伴,床上連一張席子都沒有。
徐渭窩囊地活了一輩子,也窮了一輩子,死後他的書畫作品才真正地大放光芒,後來追隨者不計其數。也正因為如此,徐渭的書畫作品一直拍價不低,可是這幅《墨葡萄》,卻只定了10萬元的拍賣價,林逸查了多方資料才發現,原來徐渭的《墨葡萄》不僅僅有這麼一幅,還有北京故宮博物館藏,和浙****藏兩件。
怎麼會這樣?到底哪件是真,哪件是假?因為徐渭的名氣實在太大,代以來贗品數量也是多之又多,估計連這位拍主也拿不準自己這件到底是真貨,還是假貨,所以就暫且定了10萬元的起拍價,準備觀望。
但在林逸看來,這幅作品無論是從立意,還是筆法,都很符合徐渭的風格,真的程度要稍高一些,因此也是個可以撿漏的潛力股。
……
對於林逸給出來的鑑定和建議,海棠是全部接受的,一方面是出於對林逸的信任,另一方面也是林逸的鑑定能力在哪兒擱著。
不過海棠在收到林逸的鑑定結果後,還是和公司其他鑑定師給出的意見對比了一下。
最終,林逸的鑑定建議還是最完善,並且最符合這次公司的競拍需要。
可是就在海棠準備招唿公司的人,按照林逸給出的鑑定結果,繼續跟進的時候,卻突然收到訊息,拍賣方竟然把其中十幾件藏品撤拍了,而裡面恰恰就包括有林逸標明可以重點“撿漏”的三樣藏品。
怎麼會這樣?
就算海棠再怎麼精明也想不明白出了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