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83年在哈佛商學院的一場研討會中,我當場聆聽了美國無線電公司董事長桑頓?布拉德肖的演說,他說,美國無線電公司的品牌實在太響亮了,他們委託日立生產的錄放機所得的利潤,比日立牌錄放機的銷售利潤還要高。3年之後,美國無線電公司作為一個獨立公司已經不存在了,但美國無線電公司的品牌還是被最新的擁有者——法國湯姆遜公司保留下來了。
為抵制日本的低成本優勢,許多製造廠商,尤其是其市場份額快速流入日本廠商手中的美國和歐洲的半導體制造廠商,開始在工資低於日本的其他亞洲國家尋找製造地。幾家美國的製造廠商,如摩托羅拉、英特爾和得州儀器,都已經先後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和中國臺灣進行了多年的試驗,如今他們已將半導體生產過程中最需要勞力的部分逐步轉移到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工廠。
事實上,低工資並不是吸引他們在這些國家設廠的唯一因素。這些亞洲小國和地區與美國不同,他們不能把刺激消費的辦法作為促進經濟發展的動力,因為他們的市場太小,用數億美元的投資搞設施建設不合算。因此,他們將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