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爛冬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約在1640年(崇禎十三年),降清的“都察院參政”張存仁獻“三策”攻明:上策是直搗北京,割據河北;中策是直取山海關,切斷北京與寧錦之間的“咽喉”;下策是屯兵廣寧,穩步奪取寧錦土地。
此時,由於蒙古察哈爾的林丹汗也被清軍擊敗,漠南蒙古盡屬於己,皇太極更無後顧之憂。皇太極思前想後,最終決定採用張存仁的最後一策:奪取寧錦。
北京的崇禎皇帝聽說皇太極又有動靜,立命薊遼總督洪承疇趕緊出關前往錦州。本來,洪承疇一直在陝西等地與農民軍作戰,由於他極富韜略,陝西巡撫孫傳庭又與他合作,在崇禎十一年屢戰屢勝,曾一度把李自成等軍幾乎趕盡殺絕。但是,由於受楊嗣昌排擠,他在崇禎十二年被外派為薊遼總督,戰爭對手由農民軍變成了清軍。
由於各種主客觀原因,明軍大敗,約六萬人被殺,只有三萬殘兵逃回關內。可稱的是,大戰過後,清兵隨後三日搜殺,明軍殘兵大多視死如歸,基本無投降者。據被皇太極當作人質帶在自己身邊的朝鮮世子回憶:“漢人視死如歸,鮮有乞和者。(他們)擁荷其將,立於海中,伸臂翼蔽,俾(將領)不中箭,不失禮敬,死而後已……漢兵(明兵)初勢極壯,用兵亦奇,乃以無糧分兵出送,取此喪敗,氣挫勢窮”。
而後,清軍在進圍杏山的同時,把松山圍成鐵桶一般。
洪承疇堅持數月,一直到轉年正月(崇禎十五年),城內食盡,結果,二月十八日,守城的松山副將夏承德暗中降清,忽然率兵把洪承疇等人活捉,然後開門獻城。
當時,皇太極已回瀋陽。聞勝訊後,他即刻下令,將洪承疇押解瀋陽,其餘明將,包括曹變蛟、王廷臣以及明軍守城官校及兵卒,近一萬二千餘人,全部就地處決,平毀松山城。
松山大戰中,喪亡的將士皆是明朝邊地百戰精兵,可稱是最精銳的軍隊,均在此役中賠光。
至於洪承疇,剛剛被俘時確實大罵不屈,只求速死。所以,明廷在北京還為他立祠紀念,以為他已經壯烈殉國。到瀋陽後,不知為什麼,這位崇禎皇帝的信臣腰一軟,決定投降,剃髮後穿滿服跪於殿外向皇太極乞罪,叩頭不止。隨即,他被編入鑲黃旗漢軍。但是,終皇太極之世,洪承疇並未被重用,形同軟禁。
《清史稿》中講,皇太極親自入洪承疇囚室,解自己身上貂裘為他披上,耐心溫言勸降,其實子虛烏有,乃《清史稿》寫作者抄襲昭槤的筆記《嘯亭雜錄》的內容。至於說皇太極派莊妃色誘洪承疇,完全是《清史演義》等小說中的瞎編,沒有任何歷史根據。
洪承疇本人在皇太極活著那段時間,連個正式的官職都沒有,更甭提替清帝出謀劃策了。他的作用,是日後多爾袞信用他,才日益顯出這名降臣走狗的重要性。
不戰不和——與清廷猶豫不決的和議
皇太極松錦大戰一舉擊破明軍十多萬,依當代人的心態,他該問鼎中原,策馬直驅。其實不然,清軍雖然大勝,但皇太極仍舊非常想與明朝講和。
明清(後金)之間,長久以來,對和議最積極的,一直是後者。努爾哈赤時代,小酋長剛剛得志,得地擄人日多,很想過過安穩日子與大明交好,只要中原王朝從經濟上給自己好處,偃旗息鼓絕非天方夜譚。自皇太極登位後,亦抱如是觀點。
松錦大勝後,明廷派人來接觸,皇太極在給朝鮮國王的信中就這樣講:“朕想今日我之藩服不為不多,疆域不為不廣。彼(明朝)既請和,朕意欲成和事,共享太平之福。諸王、貝勒或謂明朝時勢已衰,正宜乘此機會,攻取北京,安用和為。但念征戰不已,死傷必重,固有所不忍。縱蒙天眷,得或一統,世豈有長生之人,子子孫孫寧有世守不絕之理!昔大金曾亦一統,今安在哉!”
這些話,無一不實。清入中原後無不增飾描繪清太祖、清太宗“夢一中原”的雄才大略,皆是“事後諸葛亮”的錦上添花。1642年剛剛殲滅十餘萬明朝精兵的皇太極,絕無入據中原一統天下之意,於他而言,瀋陽東遼之地的取得,原非世有,擁有如此一片廣闊大地足可為國。而他的那句“大金亦曾一統,今安在哉!”才是真正的雄才大略。如入中原,女真人歷史和傳統,必定會全然消泯。凡事福禍相倚,日後清朝問鼎中原,雖吸收金、遼滅亡的不少歷史經驗,在漢化同時穩守“傳統”,不過是延長國祚而已,事實上的原先的女真民族(滿)崇尚之弓馬文化,包括語言文字基本上成為歷史的陳跡。
從明朝方面講,天朝上國,自大觀念極其嚴重。特別朱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