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爛冬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手提拔吳三桂的恩師洪承疇和吳三桂舅父祖大壽。而後,在皇太極本人親筆寫信招降吳三桂的同時,還讓洪、祖二人以及其他一些高階明朝降將寫信勸說吳三桂投降。但當時的吳三桂,對明朝忠心耿耿,絲毫不貳。倒是猜忌剛愎的崇禎帝對他放心不下,假裝調吳三桂之父吳襄入京為官,實際上是把吳三桂一家人弄入北京城作“人質”。
北京陷落後,吳襄等吳三桂家人自然落入李自成之手。
吳三桂徘徊於玉田附近,一直沒閒著,不斷派人打探北京城中的情況。李自成政權的違背常理,以及劉宗敏奪掠其妾的肆無忌憚,使得吳三桂頭皮發炸:縱使自己前往北京歸順李自成,有可能一去無回!趁著自己手中仍舊有一支生力軍作本錢,不如拼死一搏,向清朝“借兵復仇”,或可死中求生!
就這樣,吳三桂來個忽然回擊,打跑了替李自成鎮守山海關的唐通,與明朝原山海關總兵高第一起,宣佈討伐李闖,恢復大明。而後的一切,“借兵復仇”變為“藩王相報”,吳三桂終成清廷鷹犬。
山海關一失,整個局面,全然大變。
李自成在山海關“親征”大敗後,只可用“兵敗如山倒”來形容。他率殘兵撤回後,迅速放棄了北京,攜帶大批金寶竄回陝西。吳三桂帶路,多鐸、阿濟格等清軍鐵騎一路追擊,馬不停蹄地躡尾而進,不給李自成任何喘息機會。
五月初二日,哄傳吳三桂將軍在山海關大敗賊軍,並奪回崇禎太子。興高采烈的北京士民爭先恐後出城,大排皇帝法駕,準備迎接太子入城為君,重複大明天下。
不料想,煙塵過後,馬蹄聲靜,映入北京士民眼簾的,不是明朝太子,而是風塵僕僕,身騎高頭大馬、腦後拖著大辮子的多爾袞清兵。瞠目結舌之餘,好在迎接人群中為首的前明官員腦子快,將錯就錯,把清朝王爺多爾袞迎入武英殿。
無論如何,北京城內,又有了一位“新主”。
甫進京城,多爾袞很會隨機應變。他以“為明報仇”為名,為崇禎帝發喪,並把前明大臣陳名夏、馮銓等人招致幕下效力,大肆籠絡漢族士人,表示要把被農民軍侵奪的土地“歸還原主”。不久,由於多爾袞宣佈北京士民要在為崇禎帝戴孝三日後剃髮,引起極大反感,在京漢官紛紛上疏,竭力反對。深知自己立足未穩,多爾袞暫時收斂怒氣,一個多月後下令“姑依明式速制本品冠服”,讓各級漢官儘快辦公視事,為清朝新政權服務。
但是,多爾袞暫時的收斂,為日後“留髮不留頭”埋下了伏筆。剃髮這種民族歧視之舉,後來更掀起血雨腥風。
李自成撤退後,北直隸、山東、山西等地,鄉紳士兵紛紛起事,誓要滅“流賊”,復明朝。短時間內,數十個州縣並舉,抬出一個明朝遠支“濟王”做號召(其實那個宗室不過是個“奉國中尉”,九竿子才能打著的朱明遠宗)。不久,先前降附李自成的大同總兵姜瓖,忽然宣佈歸降清朝,在保德州的唐通也向清廷上表投附。
“大順”的滅亡,只是早晚的事情。“興也勃焉,亡也忽焉。”形容李自成,再恰當不過。
可向江南爭半壁
——南明政權的有利條件
崇禎帝雖然死亡,但淮河以南基本所有地區仍然是明朝的天下。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明朝一直實行“兩京制”(明成祖之後),所以,南京保有一整套完備的中央機構。當然,以往北京政府正常運作時,明朝的南京各府衙只是象徵性的虛位部門,可它確確實實又是有形的實體。在南京,不僅六部完整,還有一套都察院班底。
多爾袞進北京之初打出“為明朝報仇”的旗號,接踵而來,剃髮、圈地等一系列不得人心的舉措,很快導致大批前明士大夫紛紛南奔,尋找“大明”的精神家園。
本來,改朝換代,國家易主,對於數千年來王朝更迭不休的中國人來講,是可以用“天命”來加以解釋的過程。可是,前頂禿剃,一身疙瘩襻奇裝異服的遼東滿人拍馬嗚鳴而來,處處血光,不得不讓中原漢人頓發“亡天下”的哀嘆。
為崇禎戴孝的制令釋出沒幾天,多爾袞猙獰畢現,立刻限令北京北城內的所有居民把房屋騰空,交予八旗兵士使用。京城周圍,滿洲貴族大肆圈地,強逼農民為奴,實施殘酷至極的“逃人法”,對漢族百姓敲骨吸髓,激起了一系列的反抗運動。
在這種大形勢下,清朝當時把主要注意力放在追擊大順軍李自成方面,就為明朝殘餘勢力在南京建立新政權提供了歷史機會。
空間方面,自不必講,清軍主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