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2/4頁)
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能讓理工科大學生就業就能大大改觀,韓國都能創造出現代這樣的世界品牌,難道中國舉全國之力就不能做出一個來嗎?
從“虛”的產業看,我們幾乎不擁有世界級的品牌,沒有一個奢侈品牌;我們的明星娛樂產業衝不出華人圈;我們的金融業非但不能剝削別人,反而成為國際遊資席捲我國財富的工具,所謂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也主要靠大陸支撐著。虛的產業無一例外都是大學生密集型產業。
如果我們有世界級的品牌,我們就可以虛擬化經營,讓印度的廉價勞動力為什麼生產物質產品,我們只須僱傭大量大學生進行技術研發、外觀設計,廣告宣傳(明星代言),須知,韓國三星手機僅僅外觀設計團隊就聘請了五百多名藝術類的大學生,軟體和硬體等技術類的大學生更是數量巨大。
如果我們有真正的世界級的金融服務業,我們經濟類的畢業生就不必擠破腦袋去外國的投行,我們自己就能消化掉這些畢業生。
如果我們有能走出國門的明星娛樂業,我們就需要大量的文科大學生進行編劇、攝像、表演、導演、營銷、宣傳、策劃等等,事實是,我們連“韓流”都抵擋不住。我們所謂的去了好萊塢發展的導演和演員,只不過出口轉內銷而已,他們只是充當了美國人佔領中國市場的好工具。我們的娛樂明星也如果只能在華人圈裡折騰,那麼所能吸納大學生的數量是相當有限的。
如果我們能有在世界範圍內或者至少在亞洲範圍內大行於世的軟體、網遊產品,我們就可以吸收大量的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進行軟體開發和產品生產。事實上,我們的網遊市場被韓國人佔據了半壁江山。
縱觀所有發達國家,幾乎無一例外地在某些虛的產業或高技術產業上在國際範圍內佔據一席之地,這是他們不存在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共同原因。法國有無數奢侈品和國際品牌、還有飛機,德國也有諸多國際品牌,日本汽車工業世界首屈一指,美國軍工、金融服務業、汽車行業也是世界領軍,韓國也有三星、現代等國際品牌。所以中國大學生就業難,不在於“6+1”,不在於高校擴招,也不在於專業不對口,我們的大學生比例還遠遠低於發達國家,而在於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技術產業和虛的產業,一句話,我們缺乏“大學生密集型產業”。
要解決中國的大學生就業問題,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大力發展“大學生密集型產業”,也就是要在高技術和虛擬產業上在世界範圍內殺出若干條血路,日本和韓國都能做到,中國也一定能做到,須知,日本和韓國乃至香港和臺灣都是依靠大量虛擬產業寄生在中國大陸無數勞動者身上的,我們必須擺脫這樣的悲哀局面!
美國剝削中國的四架馬車(1)
中國要成為發達國家、趕上美國,更為艱難的地方在於,當今世界已經形成的發達國家的格局,這些“既得利益”的發達國家將拼命維護現有格局,極力阻止新興的國家成為發達國家。美國作為發達國家的領頭羊,它本身的對中國的經濟戰略就是中國趕上美國的極大障礙,中國有發展經濟的所謂三架馬車,而美國擁有剝削中國的四架馬車,這四架馬車每時每刻都開足了馬力,壓得你中國透不過氣來,想要有出頭之日談何容易。透過本書前文的鋪墊,各位已經不難想象美國有哪四架馬車剝削中國,那就是金融、品牌、娛樂業和技術專利,這四樣東西無一例外是一本萬利的虛的東西。
三、剝削中國四架馬車之三:虛擬化經營的世界超級品牌
我已經在本書中多次強調,品牌已經是當代帝國主義剝削髮展中國家的重型武器,透過品牌來剝削,其“效率”遠遠超過了舊帝國主義的戰爭掠奪。我也多次闡明瞭,在品牌上當代發達國家的富國邏輯:一百年前,發達國家用工業品交換我們的農業品和原料,所以他們富裕;一百年後的今天,當我們也能生產工業品了,發達國家如何維持以往的“剪刀差”呢?用品牌,他們對我們說,你們看啊,雖然你們造的工業品和我們的是一樣的,但是其實不一樣,我們的是品牌產品,是高檔品,用起來倍有面子,所以我們一個產品可以換你們的幾十個幾百個乃至於成千上萬個(同樣的產品,他們的價格是我們的x倍)。
所謂的品牌,賣的是符號,值錢的是符號。物資層面的工序成本都差不多,比如熟悉皮鞋行業生產讀者的都知道,商場裡售價上萬元、幾萬元的皮鞋,其成本也就是幾十元人民幣。同理,售價上萬元、十萬元、數十萬元的路易威登的小皮包,成本也高不到哪裡去。現在的世界就是這麼神奇,一樣的“血”一樣的“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