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敗落。王府或被拆除,或被分割,或被改建,用途也隨之轉變,成為辦公用地、醫院、學校、住宅……隨著時代的變遷,王府缺乏修繕,變得老舊腐朽,儲存較好的已經不多,而倖存下來的也已經遭受和正在遭受著嚴重的破壞。
對王府的破壞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鴉片戰爭後,外國列強在京的破壞;第二個階段是民國初期民國政府和新興資產階級拆舊蓋新的大規模建設;第三個階段是新中國成立後的“文革”破壞以及近二十年大規模的城市建設。而最後這一階段的破壞幾乎是不可逆轉的,北京王府的消失是北京走向城市現代化的必然代價。
最後的留影(代前言)(2)
北京城根深蒂固的都城血統特徵造就了它與生俱來的氣質,從周武王滅商並封黃帝后裔於薊直到清王朝滅亡,多少宏偉的宮殿化為塵土,北京城見慣了金戈鐵馬與陰謀詭計所書寫的龐大歷史文字,封建王朝的森嚴等級和殘酷暴力推動歷史的變遷,讓無數的生命和漫長的時間在迴圈往復的歷史中煙消雲散,然而,北京城卻在這歷史中成為一座歷史文化和建築藝術交匯的傑作。隨後,現代文明大舉入侵,高樓大廈林立的新北京矗立起來,那個古老的北京開始沉默。這件傑作最後定格在多少個已經消失和正在消失的王府被湮沒在鋼筋混凝土叢林中的棋盤式城市特寫,關注它,珍惜它,這是古老的北京城晉升為國際化大都市之前的最後一張留影。
完顏亮
二○○七年五月
第一章禮親王府(1)
禮親王府小檔案
出生時間:順治年間
出生地點:西四南大街缸瓦市(舊府),西城區西黃城根南街路西9號(新府)
始王:代善
末王:世鐸
著名人物:傑書
禮親王代善是努爾哈赤的次子、滿族的猛將,自幼征戰四方。在清王朝入關之前,禮親王代善在調和愛新覺羅家族內部的紛爭與對明王朝的侵略戰爭中都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善於把握全域性,穩定形勢,為清王朝的前途而不是個人的前途尋找正確的契合點。作為“八大鐵帽子王”之首,他的地位與他家族的地位在清朝是一個不能逾越的極限。歷史的硝煙散去了,清王朝早已經是一個遙遠的背影,是一個不斷在現代娛樂作品中被美化、醜化、肆意篡改的材料。然而,在歷經坎坷的三百餘年之後,代善的府邸卻保持著相同的表情。
1。始王代善——勇士之最
禮親王代善與兄長褚英均為努爾哈赤的元妃佟佳氏(名哈哈納札青)所生。代善從小在軍中長大,自幼即隨父征戰四方,十四五歲時即被尊稱為大貝勒,與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並稱四大貝勒。他作戰勇猛,少年時就屢立戰功,繼長兄褚英後成為其父帳下的另一員猛將,當時,建州剛剛統一,海西女真對建州女真尚有很大威脅。在《武皇帝實錄》中記載,代善就是在攻打海西女真的戰爭中一舉成名的。歲丁未,他與兄褚英、貝勒舒爾哈齊統兵襲取東海瓦爾喀部斐悠城之民,烏拉貝勒布佔泰遣大將博克多率軍阻擊。代善看到烏拉兵駐紮于山上,於是率部猛攻,烏拉兵被迅速擊潰,代善縱馬追逐博克多,將其斬落馬下。班師回朝後,努爾哈赤因代善“奮勇克敵”,賜予其“古英巴圖魯”美號。“古英”乃滿文音譯,意為“刀把頂上鑲釘的帽子鐵”,“巴圖魯”為“英勇”之意,是勇士的美稱,既英勇,又硬如鋼鐵,更是勇士之最。這個尊號,在清王朝僅為代善所獨有。
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代善從努爾哈赤滅烏拉。後金建立後,代善於後金天命元年(1616年)被封為和碩貝勒。天命三年(1618年)四月,努爾哈赤率軍伐明,行軍兩天遇到了大雨,天氣狀況惡劣,努爾哈赤遂考慮撤軍。代善說:“我軍已經進入了明邊境,現在返回,難道要與其重修舊好?大軍已出,如何迴避?且雨又何害,反而能使敵人更加鬆懈。”努爾哈赤聽從了他的意見,率軍繼續前進,於半夜進攻撫順城,大敗明軍。天命四年(1619年)正月,代善在遵化圍困了劉之綸駐紮于山上的軍隊,破其七營。劉之綸逃入山中,代善追擊,將其射殺。天命五年(1620年)八月,從努爾哈赤圍大淩河,收城外臺堡。九月,明總兵吳襄、監軍道張春,率四萬大軍趕來救援,距大淩河十五里,努爾哈赤命代善出擊,代善率騎兵衝鋒強攻,一舉擊潰其半數兵力。明軍潰散,吳襄敗逃,張春收拾殘部,重新復陣進攻,代善率軍再度將其擊潰,生擒張春。張春被押到努爾哈赤面前,寧死不屈,努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