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男人挺好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沒有必然的聯絡,草原文化沒有失落,我也照樣產生“鄉愁”。如果一個人非得等“故土文化”“失落”了才產生“鄉愁”,那就像非得等父母死了才想起盡孝一樣,都虛偽得很。最關鍵的是,我實在想不出考這個題的目的何在。今天的考生不論日後是當報刊的編輯,還是當中文系的教授,還是當著作等身的作家,他都用不上這樣的“理解能力”。這些不都是典型的“所學非所用,所用非所學”嗎?語文和英語試卷出現了“所學非所有,所有非所學”的現象,其他試卷是不是也有同樣的問題呢?難說。當一次又一次地面對著如此怪異的試題時,我們難道還不能嗅出一點科舉制度殭屍腐臭的氣味嗎?
當下教育的科舉之弊(5)
所以,我要大聲疾呼:在紀念廢除科舉制度一百週年之際,我們一定要警惕科舉制度借屍還魂!中國的現代教育制度已經出現了種種和科舉制度類似的弊端,我們必須給予足夠的關注並設法加以解決。
中國的現代教育再也不能重蹈科舉制度的覆轍了!
五
本文寫就之際,我讀到了雜文家張心陽先生髮表在2005年第6期《雜文月刊》(原創)上的文章《邪門的教育》,深有感觸。我上面的文字主要是針對目前的高考、高校所發的,而張文主要針對的是中學教育,為補充計,容我轉述張文的大意,並節錄其精彩段落。
張心陽在文章中說,他的女兒讀初三,語文寒假作業中的一些題目極端邪門。他舉了兩個例子--
其一,賈平凹的《讀書示小妹生日書》有這麼一段文字:“而今桌上,几上,案上,床上,滿是書籍,卻常讀十不能記下四五,這全是年齡所致也。”出的題目是:這段話可以用一句俗語概括,這句俗語是什麼?其中的兩個字形相同音不同,請寫出這句話。
其二,《人類需要夢想者》一文講述的是居里夫人獻身科學、不圖私利的品德,其中有這麼一段,美國記者到居里夫人的試驗室採訪,居里夫人說出了世界上每一零星鐳的所在地。記者問:“法國有多少呢?”“我的試驗室只有一克。”“你只有一克嗎?”“我,啊,我一點也沒有。”題目要求從下面四句話中選一句填入橫線處。這四句話是:A、“這一克是屬於人類科學事業的。”B、“這一克是屬於法國的。”C、“這一克是屬於實驗室的。”D、“
這一克是屬於比埃爾?居里和我的。”
就這兩個題,張心陽問了“五位文學碩士和博士及兩位老報人,第一題沒一個人能答上來。第二題五人答A,兩人答B,所答全錯,因“第二題的標準答案是C”。
張心陽先生不禁憤怒,寫道:“我們的教育之所以成了這個樣子,真讓人為之憤怒又傷悲。教育的根本目的似乎並不是好好培養人才,一切都不過為考試服務,以考住學生、拉開分數檔次為目的。至於學習的內容是不是與真理常理相違背,是不是合乎事物發展的規律和邏輯,是不是有助於開啟和開拓學生的智慧和思維,是不是為他們的未來打下良好的素質基礎,似乎不在教育者考慮之列。”“如果說孩子們豁出命來學習,學到的都是有用的東西,也還算沒白辛苦。可是當看到上述幾道題時,我們將作何想?這簡直無異於剝奪他們的青春和生命,也可以說是一種變相的謀殺。被毀掉的當然遠不止他們現在的歲月,還有他們的未來。”“學生們其實是在與一些垃圾知識為伍,是在垃圾知識裡東奔西突,是在同垃圾知識戰鬥。我為他們心痛,也為我們的教育體制傷悲。”
感謝張心陽先生的文章。以前我單知道在高中、大學教育中存在“所學非所用,所用非所學”的弊端,如今才明白,這流毒早已開始侵害中學生了。小學生所學,是不是也有“垃圾知識”呢?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嗚呼,救救孩子!(1)
忠奸之謎如何破解
李陵的故事對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李陵是漢代飛將軍李廣的孫子,大約是因為遺傳的原因,李陵“善射,愛士卒”,曾帶領著八百騎兵,“嘗深入匈奴二千餘里,過居延視地形,無所見虜而還。”不久,“拜為騎都尉,將丹陽楚人五千,教射酒泉、張掖以屯衛胡,數歲。”可見,李陵是個難得的將才。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秋,漢武帝劉徹派貳師將軍李廣利帶領三萬騎兵攻打匈奴,嫉賢妒能的李廣利不讓李陵帶兵打仗,卻讓他管理後勤輜重。報國心切的李陵遂直接向漢武帝請命,“願以少擊眾,步兵五千人涉單于庭”。於是,他帶著五千弓箭手“出居延北千餘里”,在浚稽山與匈奴遭遇。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