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4期學習飛行的同志。常乾坤負責講授飛行原理。他講課生動風趣,深入淺出,很受學員歡迎。除講課外,他還編譯了《飛行原理》、《空中射擊學》、《空中領航學》等教材。這些教材,不僅解決了當時教學的急需,也為日後空軍建立航空學校,培養飛行技術人才提供了資料和教材。
1940年12月,常乾坤等奉命從新疆回到延安。時值抗日戰爭最困難時期,辦航空尚提不到議事日程,然而他從長遠著眼,還是向###中央呈報了一份建議:可先成立一所小型學校,集中百十名幹部學習航空理論,以後作為建設空軍的骨幹使用。
毛澤東看過建議之後,認為此舉很有遠見卓識。
1941年2月,中央軍委根據常乾坤等的建議和延安當時的條件,做出了成立第18集團軍工程學校(內稱軍委航空學校)的決定,校址選在延安以北的安塞縣,並指定由常乾坤負責籌備工作。3月6日,常乾坤被任命為工程學校教務主任。3月10日工程學校在安塞正式成立,4月6日開始上課,有100多名學員。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不久,###中央決定在東北創辦一所航空學校,並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常乾坤等人。
一天清晨,時任第18集團總參謀長的葉劍英對常乾坤說:“棗園來電話,叫你和王弼同志去,可能是商談在東北辦航校的事。”
常乾坤、王弼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早飯都顧不得吃,就急忙趕到棗園。
上午10時左右,常乾坤、王弼走進了任弼時的窯洞。
任弼時直截了當地告訴他們:“你們的願望就要實現了,中央要你們馬上趕到東北去,創辦一所航空學校。這是非常重要的任務,你們看怎麼樣?”
常乾坤掩飾不了內心地激動:“這是我們早就盼望的,我們堅決完成任務!”
吃午飯時,劉少奇來了。他一再叮嚀常乾坤、王弼:“這次到東北創辦航校是件大事,是黨和人民建立航空事業的一個開端。要有堅強的信心和決心,要有不屈不撓、百折不回的勇氣和克服困難的精神,一定要把航校辦起來,而且要把它辦好。”
隨後,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又親切接見了常乾坤、王弼等人。
10月15日,常乾坤一行20餘人起程赴東北時,周恩來親自送行,並對常乾坤等人說:“你們是放出的鷹,遇事要多動腦筋……”
常乾坤等肩負著黨的使命,懷著無比###的心情,告別延安,踏上了征途。經過一個多月的長途跋涉,常乾坤等終於到達冰天雪地的遼西阜新。
1946年3月1日,東北###聯軍航空學校在吉林通化正式成立。這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第一所航空學校,人們習慣稱之為“東北老航校”。
在開學典禮上,通化軍區司令員何長工代表###中央、###東北局講話,並宣佈了航校領導幹部的任職命令,通化軍區後方司令員朱瑞兼任校長,常乾坤為副校長。5月,航校轉移牡丹江,常乾坤任校長,王弼為政治委員。
懂4國語言的軍委航空局長與南苑飛行隊(3)
常乾坤等歷盡千辛萬苦,3年被迫5次全校大搬遷,赤手空拳辦航校——
沒有飛機和航空器材,就帶領全校教職員工四處蒐集、修理日偽軍散留下來的破舊“傢什”。
沒有汽油,就試驗或自制酒精代替發動機燃料。
沒有初、中級教練機,就打破常規直接飛99式高階教練機。
轉移時沒有火車、汽車運輸,就用牛馬大車拉著破舊飛機轉場……
常乾坤和東北老航校的創業者們,克服了我們今天難以想象的困難,硬是把航校紅紅火火地辦了起來,3年共培養出各類空勤人員560人。
1949年3月上旬,常乾坤、王弼奉命前往西柏坡彙報東北老航校的創辦情況。
當毛澤東得知航校已培養出500多名空勤人員時,高興得連聲稱讚:“了不起!了不起!”
周恩來也誇獎說:我們的學生很不錯嘛!為黨爭了氣,立了功。
常乾坤彙報完航校走過的歷程和現有飛機裝備時,毛澤東又高興地說了起來:“很好!過去在延安辦不到的事,今天辦到了。你們為今後正式建立空軍做了準備工作,培養出了一些種子。”
聽了毛澤東的話,常乾坤不禁想起毛澤東在延安提到過的建立空軍的事。當時,曾有人向毛澤東建議成立航空隊,讓蘇聯援助飛機。
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