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領上,而在前臺,也正是張明澄這種“企業代表”必須去做的事。(未完待續)
………【第五十章 外籍軍團】………
1625年9月22日,週一。葡萄牙領地,亞速爾群島特塞拉島,英雄港,美租界。
整個美租界又比往年擴大了許多,整個英雄港西面的沿海地區都被美租界給圈了去,總面積超過了1萬畝,甚至一座**的小港口都在美租界西南的一處小海灣修建起來。
新上任幾個月的亞速爾總督拉波孔男爵比前任總督加西亞還要“過分”,不光新修的租界地協議比之加西亞更加“喪權辱國”,還允許美租界自行收取美租界港口的船貨稅。但在私下裡,拉波孔每月能抽取美租界港口船貨稅的5%。
幾年過去,不僅擁有治外法權,現在連貿易稅權都取得了一部分,整個特塞拉島美租界已經儼然國中之國,一個華美陸軍步兵連直接就駐紮其中。在租界里長期生活工作的歐洲人已經超過1500人,而英雄港的本地人口也才3000多人。
現在每年透過海路到達美租界的歐洲難民多達4000人,他們大部分都是來自愛爾蘭、蘇格蘭、荷蘭、德意志、斯堪的納維亞和義大利半島的饑民。和17世紀的歐洲人前往北美新大陸就是一場“活得不耐煩”的冒險之旅相反,能夠獲得一張前往華美國的船票和簽證,幾乎就是一場和伊甸園無限接近的現實美夢。但殘酷的是,有幸能透過稽核,獲得華美國移民簽證的人不過這個數字的一半多,而且大都是比較完整的家庭或是有一技之長的工匠。
落選的難民相當一部分在英雄港或美租界打著短工。這裡繁榮的貿易能夠提供足夠的工作崗位,從而吃飽肚子。一旦賺夠錢。他們又將流落到歐洲其他地方。少部分則乾脆進入美租界,成為了當地華美國在亞速爾開辦的各家代工廠的長期勞工,並打算長期依附居住在這個安全而舒適的地方。實在找不到工作的,至少還能每天在難民營救濟所領到一份口糧,這種遠離兵荒馬亂的幸福可不是能隨便哪裡都找得到的。
能夠適機溜進華美國總領事館區生下孩子,從而獲取華美國民資格的方法已經被嚴重管制,讓不少已經在美租界晃盪了一兩年的難民家庭大為失望。但好在這裡工作機會也較多,所以本著既來之則安之的態度。倒也過得安安穩穩的。
今天,亞速爾美租界又出現了一家新的工廠,據說是華美國某家化工企業開辦的黑火藥廠。這麼個危險而且技術含量很低的加工廠,是專為現在的歐洲戰爭創辦的,能就近獲得生產原料和廉價人力,在某資本家看來實在是沒有多少理由放在華美本土。
幾乎黑火藥廠的招工大旗一豎,無數滯留在美租界眼巴巴等候一份工作的難民蜂擁而上。就連英雄港本地的居民都有點蠢蠢欲動。隨著本地不斷繁榮,物價也隱隱攀升,華美工廠的月工資已經攀到了7美元。但只有在這裡,才能買到從華美本土出口到歐洲的數量有限的“廉價”特色商品。
可惜,小小的黑火藥工廠這次只招收50名男女勞工,讓上千名今年滯留亞速爾的歐洲難民大失所望。有幸被選中的難民男女。都激動地連連畫著十字,或者趕緊朝臨時落腳的難民營跑去,打算把這個好訊息告訴家人。
在租界的北邊山林邊,一處新開闢出的臨時難民營地裡,也有一處人力招募現場。但和就隔了一道山坡的黑火藥廠相比。這裡的氣氛顯然就嚴肅得多。
一個小個子的華美國陸軍華裔中士昂首挺胸地走在寬闊的營地中,眼睛一一掃過那些歪歪斜斜地站成一個醜陋方陣的歐裔青壯們。麻木的表情背後,還隱藏著一絲得意的神采。
于山在50多天前的那場拯救特戰隊的斷後戰中“表現極為出色”,和喬肆、馬卡洛夫軍士長等人義無反顧地堅守狙擊陣地之後,又幾乎用雙手把重傷的斯科特中尉等人從艦炮覆蓋後地獄般的戰場裡刨了出來。
事後,在鬼門關上走過一趟的馬卡洛夫軍士長再沒有把于山當成連隊裡最大的白痴禍害,在病床上遞交的報告中充滿了溢美之詞,也讓于山如願以償地在9月初返回本土時晉升為陸軍中士。又經過十來天的休整後,于山被再次賦予重任,派到亞速爾美租界,負責陸軍司令部正式組建“華美國外籍軍團”的新兵招募和訓練任務。
“我想想,要說什麼話呢?”走在一群面黃肌瘦表情麻木的歐洲難民青壯麵前,于山得意地手握教鞭背在身後,還不斷地望向身邊負責當翻譯的幾個歐裔僱員,臉上帶著酷酷的表情,“你們真是太好運了!這和你們的膽子有關係,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