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慢,慢。噯,和森,你先行一步,我們有‘機密要事’商量。” “唿,你也搞起‘鬼’來了?”蔡和森莫名其妙,偕同妹妹先自出去。 蕭子升放低聲音提議道:“和森家眼下家境困難,兄妹上學,只有他大姐慶熙在醫院幫忙,補貼一點。我們這一頓飯,會把他家吃個底朝天的!” 毛澤東恍然大悟:“還是我們‘高材生’心細。”一摸兜,只有七個銅板,他悉數將它們放到了桌上。 同學見狀,紛紛掏兜,各傾其囊,大都是銅板、銅角子,只見著一道銀光,從蕭子升手裡劃出——一塊“袁大頭”! “唷!” “我今年就畢業,理該多貢獻一點。” “哎哎,你們怎麼忘了我何鬍子了?我跟陳昌,可早當上先生了!”何叔衡說著,也摸出一塊光洋,又從陳昌手裡抓過一塊,放到桌上。 “何鬍子就全權代表了。”張昆弟提議著。 葛健豪何叔衡連連擺手回絕:“不不不,這可不是我鬍子的本事!”他目光一睃,看定毛澤東,不待提議,就被毛澤東打住: “就讓‘發起人’作全權代表。” “那我就當仁不讓啦!”蕭子升並不推諉。 進到堂屋,蕭子升便將一包“捐款”交落到一位婦人手心裡道:“伯母,這是我們大家的一點心意。” “這如何要得?!” 喚作伯母的婦人連連推辭。其端肅的臉龐,不乏少時“健豪”的風姿。她叫葛健豪,原名蘭英,蔡和森之母。 幫忙做飯的楊開慧,這時騰出身來,也端謹地送上三塊銀洋道:“伯母。” “哎唷,要不得,要不得!” “這是爹爹讓交的,是飯錢。”楊開慧明事地諉“過”於父。 蔡門的“小公主”在毛澤東的懷裡一掙而起,嚷道:“外婆,要得要得;是楊老爹爹的,要得!”“小公主”名叫劉昂,蔡和森之外甥女,時年3歲。 葛健豪眼裡頓時泛起淚花。 蔡暢感懷地攬過小自己一歲的開慧,感激之情難以言表。 蔡和森除了感慨之外,不乏自責,一時鎖眉失語。 毛澤東敬重地攙過長輩道:“伯母棄富貴而不顧,來到長沙,一心支援和森、小妹讀書求學,我們……感謝您——伯母!” 周圍同窗肅然起身,不約而同地鞠躬施禮: “伯母!” 熱淚滾灑而下,蔡母沒有去揩擦。她似有許多話要說,但激動之中只道出了一句:“你們都是和森的好同學!……謝謝!” 蔡母葛健豪實在是受之無愧的。她值得學子們敬重。毛澤東“棄富貴而不顧”的話,更不是空穴來風。 她很崇敬秋瑾烈士,每每以秋瑾勉勵自己,教育子女。辛亥革命使她更認識到讀書求學問的緊要,不惜將幾十年的積蓄——一包首飾變賣掉,送和森進省城求學。特別是當丈夫為了五百塊銀元而將蔡暢“出聘”給一個地主做小媳婦時,她氣憤之極,決然地將蔡暢送到長沙的親戚家裡躲婚,逃過一劫。要不是做母親的這一“果敢之舉”,大略就未必有後來成為中國婦女運動先驅的蔡暢啦! 有些故事,毛澤東、蕭子升一班同學知曉一些,但更多的他們自然是不知道的。蔡母也不讓和森、蔡暢與長女慶熙“瞎亂說,多出醜”。 小女兒蔡暢見母親只顧著“謝”,遂悄自抹一把眼淚,趕緊招呼大家:“快坐、快坐,沒有好菜,隨便吃。” 陳昌衷情難抑道:“就是吃白米淡飯也香!何況還是蠶頭飯。” “嗯,吃來果然分外香!”蕭三如接對子,引出一片真摯的嬉笑。 其實米飯里加蠶頭、摻甘薯和青菜什麼的,都是為了節省米,還可省些菜,那是窮人家裡每每能見到的。富人家裡若吃這個,那就會掉了“大身價”。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四章:何以報仇(4)
吃罷“蠶頭飯”,一行熱血男女,便登山——上嶽麓。 楊開慧上到山腰間,不覺鳥瞰起“溈痴寄廬”,很是羨慕:“鹹熙姐,你們家真是風水寶地,出門就是嶽麓山。” 蔡暢逗趣道:“那你也搬來一起住吧,我們天天登山。” 楊開慧笑了笑。忽然她想到了什麼,問道:“你在周南女校,學的什麼?” “體育。” “難怪。” “我哥說,身體不練好,不會有出息。”蔡暢慢慢注意到這位女伴登山的麻利來,“咦,霞妹,你一定也……登過山?” “小時候,天天上山扒柴。” “難怪!”蔡暢學著開慧的口氣。 開慧顯然記起了什麼,吁了口氣道:“有一次扒柴,去揀一根碗口大的枯樹枝,不小心滑下山……” 蔡暢聽了著實嚇了一跳,一把拉住開慧問:“真的?別嚇我!” 楊開慧頭微微一點。是哇,那年這一“滑”,滑得皮破血流不說,最後還跌落到深潭裡,若不是被砍柴的老叟及時發現,說不定就此喪了命。 蔡暢嚇得撐開大嘴,追著問:“你……還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