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4/4頁)
津股巡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息。當時,日本政府的策略考慮是,假如中國就此低頭認輸,接受停戰條件,日本當然就可以順利進一步宰制華北。否則日軍最多在華北再打幾場硬仗,殲滅華軍的主力部隊之後,中國也必然服輸。因此日軍攻佔平津之後,並未立刻進行乘勝追擊與擴大戰果的行動,而是在等待國民政府對於簽訂停戰條約的反應。另一方面,日軍也在華北集結兵力,準備與反攻平津的華軍,打一場決戰。因此日軍攻佔盧溝橋之後,一時並無重大的後續軍事行動。
21。1 華軍佈陣的零亂
促成日本將盧溝橋事變擴大成為華北事變,這中間出力最大的,就是關東軍參謀長東條英機中將。由於關東軍對於半年多前,由自己所支援與培養的偽蒙德王軍隊,在綏遠百靈廟慘敗一事,感到耿耿於懷。因此一直希望能夠找到機會,親自出手,擊敗中國部隊以扳回顏面,並且完成對內蒙的控制,這樣才能達成關東軍的戰略任務,就是爭取與蘇聯決戰的有利戰略佈置。
因此在華北駐屯軍順利攻佔平津之後,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