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 (第2/4頁)
津股巡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做法。這等於是自比為強盜,受僱為參戰的 “傭兵“ 一般,而非並肩作戰的盟國。 但是英美兩國的領袖,仍然任由斯大林予取予求,熱烈要求蘇聯參戰。斯大林一開始就露出 “傭兵“的面目,公開索取參戰利益,一是向日本要求“歸還“ 日俄戰爭的失地,這點還算勉強說得過去。二是索取涉及中國領土、主權的利益,這就完全成為 “赤色“的新法西斯主義的侵略了。中國是反法西斯的盟國,為蘇聯擋住了日本所有兵鋒的力道,卻竟然要喪失自己的領土與主權,淪為蘇聯參戰勒索的代價,那還有什麼國際正義可言?但是,不但蘇聯敢開口要中國付參戰代價,連英美兩國的領袖,竟然都為這個要求背書;羅斯福甚至還要擔任對中國施壓、強迫中國接受的角色。這種匪夷所思的行為,真是歷史上最為荒謬的一刻。其實丘吉爾早就瞭解斯大林的野心,但是因為羅斯福極力希望提早結束戰爭,要想借用蘇聯強大的軍力。所以丘吉爾明白,既然西方國家不能壓制蘇聯力量的興起,那麼英國就要採取渾水摸魚的策略,樂於讓蘇聯擴張勢力以牽制美國,特別是同時可以打擊到中國、壓制東方民族力量的興起,如此一來英國在戰後,就有機會重頭收拾殖民帝國的亞洲霸業。缺乏歷史深度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始終受希望“越早能結束對日戰爭越好“的觀點支配,一方面是高估了日軍的殘留戰力,一方面又有著相當天真的想法,認為假如能西方國家停止孤立蘇聯,把它帶入世界級的大國的俱樂部之內,那麼蘇俄會對於未來的國際事務,採取更為合作的態度。因此英美兩國的領袖就在雅爾達會議中,任由斯大林漫天要價,而完全忘記進行反法西斯作戰的目的,就是實現大西洋憲章的精神,讓全世界的各個民族與國家,都能擁有平等與正義的關係。
斯大林早就準備好蘇聯對日宣戰的條件,就是要染指中國的利益。事實上,在日本敗相畢露的情形下,不管英美是否答應斯大林的勒索條件,蘇聯都絕對會參加對日本的戰爭的。原因非常簡單,蘇聯在對德國作戰之中,已經成為一個全面軍事動員的國家,擁有一支戰力極強的美援軍隊,而且控制了東歐國家所有的利益,斯大林哪裡會放棄在亞洲掠奪利益的機會。因為蘇聯只有透過對日本的“作戰“,才能名正言順地在亞洲進行擴張。因此英美兩國若是能夠看穿著點,根本就不必對斯大林的勒索,做出全面的讓步,或是在蘇聯無理而且破壞國際正義的勒索中,成為蘇聯的幫兇。但是英美兩國還是主動屈服於斯大林的壓力之下其究竟的原因,必然是藉機利用蘇聯打擊中國,防止她復興與強大。
一九四五年二月三日,在英美之間的參謀首長聯合會議中,丘吉爾對羅斯福注射了最後出賣中國的 “毒素“,丘氏仍然一再 “提醒“羅斯福說,雖然美國一直 “大量“援助蔣介石'3',但是中國的作戰表現是如此令盟國感到失望,因此在一九四五年年初的全球反法西斯的戰爭中,只有中國戰區處在敗退的狀況。這是刺激美國決定接受蘇俄勒索的一個主要關鍵所在。羅斯福終於悲觀地認為,中國對提早結束對日本作戰上,沒有辦法提供重要的貢獻,美國只有寄望蘇聯的參戰了。因而答應蘇聯開出來的“條件“,也是勢在必行的了。
37。2 雅爾達密約決定出賣中國
二月四日,雅爾達會議正式開始,斯大林從頭到尾主導了整個會議進行,英美兩國領袖只是跟著 “紅軍的刺刀“劃押而已,根本連討價還價的餘地都沒出現。二月十一日,在斯大林的安排之下,英美蘇三國領袖,除了同意戰後對德國以及歐洲的瓜分處置之外,還簽署了暫時不能對外公佈的雅爾達密約。這一份盟國出賣中國領土與主權的歷史檔案,代表了“強權即公理“ 的國際現實,也是世界強權繼八國聯軍之後,再一次對中國的蹂躪與欺凌。這份密約規定,蘇聯將在對德國作戰結束的三個月內,參加對日的戰爭。蘇聯要求盟國接受它的參戰條件,一、外蒙古維持現狀,也就是承認蘇聯在一九二一年導演外蒙古獨立,從中國領土中分裂的“事實“。二、恢復帝俄時代,俄國在中國東北所有的利益,即是蘇聯控制旅順、大連兩國不凍港,與穿越中國東北的中東與南滿鐵路。三、日本歸還千島群島與庫頁島南部給蘇聯。羅斯福則承諾,將由美國來設法迫使中國接受蘇聯的參戰條件。
這份密約的最為可怕之處,就是英美蘇三國,根本的不顧反法西斯戰爭的基本立場:
一、出賣中國(同為作戰盟友)的領土與主權,將它送給在對日戰爭中,根本毫無貢獻的蘇聯。
二、身為反日本法西斯盟國的中國,不但為了這場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