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2/4頁)
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新空間
“我想有個家”,當歌手潘美辰復出歌壇,重新演繹這首經典曲目的時候,幾乎每個人都更深刻地領悟了這句歌詞的含義——房子,房子,還是房子。要想有個家,首先得有個房子。從這個角度出發,不難理解現在房地產市場“祖國山河一片紅”的熱火朝天。
財富是和房地產連線最頻繁的一個詞,億萬富翁在房地產界不足為奇。在這些億萬富翁中,執著於和團隊共同創造理想,再去實現理想的方顯高人一籌。
毋庸置疑,郭廣昌就是這樣一個共創理想空間的億萬富翁。
10年前的上海,初現崢嶸的樓市並不比外灘的陽光更灼人,上海房地產業在沉穩的經濟文化上逐漸升溫。在這不久前,高額頭、高顴骨、瘦長臉,長著典型的浙江男子面孔的郭廣昌帶著自己的創業合夥人闖入了上海房地產市場。
當時的郭廣昌並沒有想到,正是在黃浦江邊,他將步入自己開創的房地產世界。
美麗夢想:開拓地產新世界
“木不可無葉,資本不可輕易示人。”哲學系出身的郭廣昌自然深諳此理。但是人在地產界,絕不可相忘於江湖,要想擺脫眾人議論是不可能的。隨著房地產投資的風生水起,漸漸體態豐盈起來的復星集團成了眾人眼中的焦點。
當初,郭廣昌和幾個復旦學子一起創辦了復星高科,而後開始投入房地產業,逐漸在上海房地產界嶄露頭角,主攻內地新興的中產階層。10年間,復星集團控股的中國復地公司從一個小小的營銷代理公司,發展到年銷售額800億元的地產巨頭。
作為中國房地產事業成長的見證者,復星集團從上海揚帆起航,而這一切都是從赫赫有名的復星花園開始的。
第54節:劫後重生:整合出擊(6)
復星花園緣起於一個偶然。當時,上海樓市處於即將升溫而未成規模之時,很多地產公司並不清楚自己的開發方向應該是什麼。郭廣昌和他的創業團隊在駐足老本行——醫藥科技的同時,看到了房地產市場的巨大前景,但他們也不太清楚到底將房子賣給誰。
小資和網際網路的盛行給復星帶來了啟發與契機。
1995年是中國網際網路瘋狂增長的一年,大批網路使用者的出現為奢侈品消費開啟了更為便捷的大門。雖然網際網路已經進入個人使用者時代,但有能力和機會使用網際網路的仍舊佔少數,這個少數就是後來風行一時的小資。
小資的粉墨登場意味著社會中產階層的初步成熟,他們有購買能力,而且追求品位,吃穿住行特別注重獨立性,對待房子的態度也是如此。普通的公寓樓雖然造價相對低廉,但私密性不夠;高檔別墅私密性很強,但價格昂貴。如果有針對中產階層量身定做的樓盤,既保持私密性,又在房屋設計上追求別出心裁的個人風格,應該會非常契合中產階級的品位。
復地決定透過網路搞一個針對中產階層的地產市場調查。
郭廣昌和他的團隊兵分四路,透過網路對潛在客戶進行了訪談。過了兩個月,結果出來了,他們卻一點都興奮不起來。被調查者都表示對公寓型住宅表示滿意,並不追求特別華麗的私人空間。
事實證明,復地的猜測並不完全準確。小資追求的是品位而非華麗,只要品質足夠優良,內飾設計能夠突出主人對生活的態度,即使是公寓也能令住戶滿足。這個結果雖然偏離了郭廣昌最初的構想,但在客觀上反而降低了對樓盤的開發難度。如果是公寓型住宅,那將比獨棟商品房造價更低,而他們要做的就是在住房細節上重點突出小資的品位。
有了這個調查結果,復地馬上著手進行房產規劃,機會來得正是時候。只用了半年時間,樓盤已經全部到位,工期在一年之內即可完成。接下來該給樓盤設計一個足夠有吸引力的案名了。
有人說就叫“白領公寓”,簡潔而直切主題;有人說叫“麗人之家”,溫馨而富含深意;還有人提議乾脆叫“富寓”,一語雙關,既代表入住者的身份,又揭示樓盤的性質。在聽取了多方意見之後,郭廣昌卻有不同的看法:白領公寓固然切題,但沒有詩意;麗人之家溫馨有餘而質感不足,富寓有深意但不直白。而且,所有這些案名都沒有包含開發商的名字,復地在這時只是剛剛註冊的新公司,品牌無法和已經小有名氣的復星相比,如果要涵蓋企業特質最好用復星的名義,案名的前半部分有了,關鍵是如何對這個針對小資的樓盤進行品質定義,這讓郭廣昌感到頭疼。
第55節:劫後重生:整合出擊(7)
郭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