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性主義奠基作品的共有七部(Amico; 219…221): 第一部是彼森(Christine de Pizan)的《女性之城》(The Book of the City of Ladies),1405出版。該書反對仇女觀點,反對關於女性的“天然”低劣性的觀點。皮贊專門討論了歷史和神話中所記載的那些出色的女性的“天然”優越性。她的觀點雖然有一點本質主義的味道,但是質疑了當時的所謂“客觀真理”。 第二部是沃爾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的《為女權辯護》(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1792年出版。她的哲學源自法國革命,是對女性作為理性人類主體的權利的經典論述。她指出,雖然女性很溫柔,缺乏抱負,有女氣的狡黠,但是性別氣質的區分是人為的,不是自然的。女性應當服從正義,而不是慈善,應當對自己的生活負責。她對將女性排除在教育之外和否定女性理效能力的社會後果進行了有力的批判。  書包 網 87book。com 想看書來書包網
一、女性主義理論(2)
第三部是沃爾芙(Virginia Woolf)的《自己的一間屋》(A Room of One’s Own),1929年出版。她的著作倡導女性文學在經濟和藝術上的獨立性,女性寫作的差異性和記錄一般女性生活的必要性。 第四部是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的《第二性》(The Second Sex),1949年出版。作者從黑格爾的主人奴隸論述開始,分析了女性是男性的“他者”的處境。作為一個象徵:女性是“他者”,母親也是“他者”。該書還考察了生理學、歷史和心理分析方面與女性有關的論述。在這部著作中,波伏瓦提出了那句膾炙人口的名言:“一個人並不是生而為女性而是變成女性的。” 第五部是弗裡丹(Betty Friedan)的《女性的神話》(The Feminine Mystique),1963出版。它雖然不是一部理論著作,但是它描繪了1950年代美國女性對家庭主婦角色的不滿,批判了文化人類學和社會學中保守的結構主義,表達了當時女性要解放、要自由的強烈願望。從政治角度看,該書作者是一位保守的改革派,而不是激進派。 第六部是米利特(Kate Millett)的《性政治》(Sexual Politics),1970年在美國出版,1972年在英國出版。該書批判了性別之間的不平等關係,以文學批評為主。米利特在書中指出:軍事、工業、技術、教育(主要是大學)、科學、政府機構、金融——簡言之,社會的所有權力、領導位置,包括強制力量警察,全部都被掌握在男性手中。基督教神學,古希臘哲學(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及弗洛伊德心理學,全都是男權制的產物。 第七部是格里爾(Germaine Greer)的《女太監》(The Female Eunuch),1970年在英國出版,1971年在美國出版。該書指出,在男權社會中,每個女人都像太監一樣被去勢,以便獲得女性氣質,而強大的獨立的女性氣質才是全人類的革命性的未來。 社會學對“女性問題”的關注是1960年代女權運動的產物,在弗裡丹的《女性的神話》與米利特《性政治》出版後,才真正進入了社會學的研究領域。其實,一般社會學一向會把對女性問題的研究包括在內,只不過性別問題一直處於邊緣地位,直到20世紀60年代才開始進入主流。在60年代和70年代熱鬧的女性研究之後,女性研究轉向了性別研究。 從對女性地位的總體看法上,女性主義的一個重要觀點是:女性的地位是衡量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最好尺度。(倍倍爾,第105頁)馬克思主義也認為:女性解放的程度是社會解放程度的天然尺度。在這個意義上說,女性的歷史性的失敗不止是女性的失敗,也是男性的失敗。雖然在兩性關係中,男性地位高,女性地位低,但是男女兩性都喪失了在平等的人際關係中生活的機會。在某些部族文化中,“自由”一詞的本意是“回孃家”。由此逆推,在婆家就是失去自由的。等級和統治的觀念佔領了男性的頭腦,導致了大規模的戰爭,逼迫式的進貢,普遍的賣淫和通姦,以致整個人類和所有的社會都喪失了平等和睦相處的可能性。 人類為什麼一定要追求性別平等?歷史上有相當大比例的被壓迫群體成員是滿意的、不抱怨的,例如一些奴隸是安於奴隸生活的。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