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4/4頁)
朝令夕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前後部鼓吹,俘二偽主及隋氏器物輦輅獻於太廟。高祖大悅,行飲至禮以享焉。(《舊唐書》卷二)
如此旌旗蔽日的千軍萬馬,如此劍戟戳天的鐵騎勁旅,這不是示威,還能是什麼?老爺子無論如何也是“悅”不起來的。沒有辦法,他有愧於這個兒子,對這位擁兵自重,率部壓城的秦王,他有沉重的負債心理。怎麼辦,李淵只能以超規格賞賜來安撫他,實施政治上的贖買了。
高祖以謂太宗功高,古官號不足以稱,乃加號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新唐書》卷二)
十月,加號天策上將,陝東道大行臺,位在王公上。增邑兩萬戶,通前三萬戶。賜金輅一乘,袞冕之服,玉璧一雙,黃金六千斤,前後部鼓吹及九部之樂,班劍四十人。(《舊唐書》卷二)
為什麼老爺子感到歉疚呢?據《新唐書》載:“初,高祖起太原,非其本意,而事出太宗。及取天下,破宋金剛、王世充、竇建德等,太宗功益高。”沒有秦王,不可能有李淵的今天。但是,武德元年,禪隋立唐,按嫡長制的封建繼承傳統,他立李建成為太子。這當然無可厚非,然而卻是一步臭棋。這個庸君,多好說不上,多壞也說不上,指望他有超常的英明之舉,立嫡選賢,是不可能的。但這樣一來,擺不平這位立下汗馬功勞的兒子,製造了三兄弟的尖銳矛盾,成了老爺子的心病,也成為唐朝初年的亂源。
一、 李世民一心要“苦迭打”,而且除此以外,別無選擇;
二、 李淵怕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