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零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看也差不了,語文、日語也都是你的強項,你不就是差在化學上麼,現在離分流考試還有好幾個月,你就使勁學,白天沒時間晚上學,我不信就憑你那小樣拼兩個月拼不上來。還交錢?陸老師跟你丟不起這人,把入學第一名的選手培養成這樣,靠交錢才能留下,這是學校教育的失敗,是陸老師教育的失敗。”
正所謂“一物降一物”,個性很強的李沫思遇到了柔中帶剛的陸老師,心結終於開啟了。從那以後,李沫思的心態平和了下來,向著既定的目標努力,最後順利透過了分流考試,獲得直升“育才”高中部的資格。
“我總覺得孩子有孩子的苦衷,在‘育才’分流考試的壓力之下,再加上她的理想在現實生活中可能要遇到一些衝擊,這時候班主任能起到家長起不到的作用。”從教多年,陸遠遇到過各式各樣的學生,也見證了孩子們在青春期遇到的各種問題,“其實很多處於青春期的孩子面對壓力和挫折都會有各自的表現,李沫思只是其中的一種。”
跟女兒一起學習心理學
母親知道,對沫思這樣一個極富個性的孩子來說,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辦法恐怕解決不了問題,從事心理諮詢的母親經常把有關青春期心理問題的案例講給沫思聽,潛移默化地使女兒對心理諮詢產生了興趣。李沫思經常能聽到母親在接聽心理諮詢電話,親眼看到母親幫助一個又一個的中學生擺脫青春期的心理困惑。有時學習累了,順手翻翻放在母親案頭的心理學書籍,李沫思產生了學習心理學的願望。
這正中了母親的下懷。但是,當時沫思已經升入“育才”高中,過上了寄宿制的生活,只有週末才能回家。如何才能保證系統、不間斷地學習心理學課程呢?這也難不倒聰明的母親,她同時準備了兩套心理學、心理諮詢方面的書,自己和女兒一人一套,並利用週末回家的時間給女兒講課,週一孩子可以把書帶到學校自學,週三母親再利用休息時間趕到學校門口,跟沫思一起復習上次課的內容並共同討論,之後佈置下次課的內容,讓女兒先在學校預習,星期六回家再上課。
“高中學習也很緊張,我會給沫思留學習任務,她可能草草看兩眼,然後我們就利用休息時間一起討論再學一遍。後來她對心理學越來越感興趣,我們就這樣一起學習了兩本非常重要的書。”
在心理學的學習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實踐。一次偶然的機會,母親接到了一個十分棘手的案例:一個逆反心理十分嚴重的女孩,家長几次來訪,都解決不了問題,“其實做心理諮詢孩子不來一點用都沒有,只跟家長說不行,可孩子說什麼也不來。”這時候,母親想到了同樣處於青春期的女兒,“我想起一句古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沒有把目光集中在沫思身上,而是把沫思拽出來和我一起從事這項工作,表達愛心,學習心理學知識,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得到了成長。”
於是,母親向心理諮詢公司推薦了沫思,建議讓女兒跟這個孩子接觸,而此時的李沫思已經對心理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個孩子當時正上初中,屬於青春期逆反心理非常強的那種,把很多社會問題看得非常黑暗,“那個孩子極具天賦,我接觸過好多孩子,很多有心理問題的孩子都是非常聰明的。她看過很多文學作品,非常想寫書,沫思當時也有寫書的想法——沫思的想法一直很多——但她一直沒寫。於是就幫她們倆聯絡,給她們一個見面的機會。”
倆人見面後,李沫思嘗試著運用母親教她的一些心理諮詢技巧——建立共情、換位思考、傾聽——跟對方溝通,最終取得了對方的信任,那個孩子把所有不讓別人看的日記都拿給李沫思看。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小女孩終於走進心理諮詢室接受心理諮詢師的幫助,及時扭轉了極端的情緒。
讓孩子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路(7)
透過這件事,李沫思瞭解到,有很多人跟她存在同樣的困惑。同時,也使她對心理諮詢行業有了新的認識。
“沒人替我們成長”
透過參與個案諮詢,李沫思對心理諮詢工作產生了興趣,“她發現很多孩子的心理問題是移過性的,是自然現象,如果能夠得到很好的保護,就會順利地度過青春期;如果在這段時期受到某種傷害,則很有可能影響到此後的成長。”她還發現很多問題是出現在家長身上的,但家長本身並不知道,孩子也往往因為缺乏跟父母的溝通而引發某些心理問題。
聽到、看到的案例多了,沫思產生了一個新想法,她跟母親商量,想收集一些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並請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