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貸出錢投到股市,或者是在資本市場上發行債券和股票籌資,再用來進行虛擬資產的炒作。去年以來在美國公司的造假醜聞中,據說8000家上市公司1/3有造假行為,就是用各種手段製造虛假資訊,騙取投資人的錢。1/3的人肯定有假,是有跡象的,是不是還有超過1/3這麼多的?因為2002年6月美國證券委要求上市公司的CEO和財務總監宣誓沒造假,但是等了一個多月只有幾個公司提供了宣誓檔案,大多數公司都沒有敢立即提供,只是到時限截止前的幾個小時,才接到雪片一樣的宣誓檔案,所以美國的報紙評論說,差不多所有公司都多多少少有假。 安然事件是最明顯的例子。安然是能源、天然氣公司,跟小布什他們出身的南方石油財團是一樣的。現在的副總統切尼就是安然公司的幕後人物,當年安然公司做場外的衍生能源產品交易的時候,就是切尼給它出的主意,參加了他們這些場外交易規則法律檔案的起草。美國的資本家階級在虛擬經濟利益的驅使下,是逐步從產業資本家向虛擬經濟資本家轉變的,這是一個歷史的過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先是許多產業資本家也進行虛擬經濟方面的投資,然後虛擬經濟方面的投資成了業務主體,最後完全放棄了原來的產業投資。這個過程對有的公司來說可能非常快,例如安然公司,20世紀90年代初還是資產僅有百億美元的一般公司,90年代中期才開始涉足虛擬經濟。但是由於造假賬,股價猛升,成了市值千億美元的美國、也是世界第七大公司,但是到1999年,安然公司的原有能源業務,已經只佔公司營業額的不到3個百分點了。� 喬良:甚至分不出來資本家和政客。� 王建:美國一向如此。它的財長一般來自華爾街。� 王湘穗:社會身份的模糊。� 王建:美聯儲的高官也是來自華爾街,他們不是來自於金融財團,就是石油財團,就是地產券商。� 喬良: 我們對有些問題做出反詰,是為了讓問題往深裡走。從我們的上述分析中可以漸漸看清楚一種跡象,實際上是美國自身,它的贏利方式的變化,導致了權力方式的轉移。當虛擬經濟取代實物經濟成為美國的主要贏利方式後,誰能控制資本的流向,誰就獲得權力,這也就說明了為什麼美國政府現在對其軍事霸權過度依賴,因為軍事霸權是控制資本流向的最便當工具。� 王建:可以這麼說。國家利益主體是誰,政府就為誰服務。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軍事力量是美國調節國際資本流向的主要手段�(1)
處在物質生產階段的帝國主義戰爭,目的是要獲取物質產品的資源與市場,這必須透過軍事佔領才能實現,所以爆發戰爭的地方就是利益實現的地方。但在虛擬資本主義時代,戰爭的形式和內容更加複雜化了,這是因為戰爭的目的是為了調節國際資本流向,戰場與真正的打擊物件在空間上發生了分離。 要影響國際資本的流動,並不見得選最狠的手段使,但肯定是選最有效的手段。作為控制國際資本流向的戰爭,必須是高度可控的戰爭。 � 王建:當代帝國主義戰爭背後的動機是什麼呢?是調節國際資本的流向,所以,它首先不是帝國主義國家間的正面衝突,為什麼?因為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是一個個世界資本市場的中心,而調節國際資本的流向主體機制還是市場機制。 國際資本的流動取決於三個要素,即利率、經濟增長率,還有就是安全環境,而戰爭手段對這三要素都會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用戰爭手段破壞安全環境是製造直接影響,例如科索沃戰爭利用的是科索沃的特殊地理位置,戰爭在歐洲的中心腹地打響,國際資本就往美國跑,歐元就立即掉下來了。這次的倒薩戰爭,是透過石油對歐洲經濟的影響因素打歐元,只要打得歐洲的石油供應出現問題,歐洲的經濟就會嚴重衰退,歐元就立不住了。但使用戰爭手段的目的,是為了塑造主要資本市場之間以上三個要素條件相對的好與不好。可是如果變成了主要帝國主義國家間面對面的直接衝突,國際和平環境被全面破壞,說不上誰更安全,誰的經濟更好,而會主要取決於戰場在哪和戰爭雙方的實力對比,就沒有相對安全的概念了。 但是這並不說明在虛擬資本主義時代就不會爆發帝國主義國家間的全面戰爭,或者是世界大戰。例如這次伊拉克戰爭,是美國打歐元的戰略佯動穿了幫,法、德、俄的三國聯盟把美國逼退了。但是美國在戰爭前所要解決的問題,在戰場上一個也沒有解決,反而更惡化了。如果下一步是美元崩潰,美國發生金融風暴,而國際資本大舉流向歐洲,美國還是會用軍事手段封鎖海灣石油,迫使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