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3/4頁)
交通工具類:滄海一葉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要的人生”。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給人類的行為動機賦予了位階秩序的概念。最單純的第一階段是性慾、食慾等生理欲求的實現;第二階段是為了確保物理、心理安全感的動機的形成;第三階段是得到他人的關愛,企圖歸屬於某一集體的社會化欲求;第四階段是得到他人的認可,獲得受人景仰的地位,不管他人怎麼說,不管所屬於哪裡,“我”這個人始終是貫徹“真自我”的思路,“我”要為“我”的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的欲求而努力的欲求。
如果說以自身的全部為代價撫養教育子女,是千百年來的傳統的話,在如今,這個傳統將逐漸失去影響。孩子想要上一所好的大學,需要的不再是孩子的聰慧頭腦,而是要家長們具備充分的財力和顯赫的地位;長輩灌輸給孩子們的不再是生活的智慧,而是勢力的錢權觀念。
爸爸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媽媽要能分辨各學院的教學質量,祖父母要能提供充足的財力保障。祖父母的權威如果沒有財力的後盾,就會失去其意義,這就是現實的冷酷。
韓國的老人們逐漸走向了兩極化:第一類對變化表示全力的抵抗,被集體疏遠,身處於不安之中;第二類具有一定的經濟條件,把自己對幸福的追求放在首要位置。這兩個集體構成了當今的老人社會。
。。
整容的心理學
人的身體與內心是一體的。在性格沒有完全塑造成形的幼兒時期,孩子們的身體感覺代替了自我的內心感受,並且在建造獨立空間的同時,對“身體形象”的自我認知也逐漸得以強化。從區分“我”的身體和媽媽的身體開始,區分媽媽的胸不是“我”的、“我”舔的手指是“我”的。他們一邊感知著自己的每一個身體動作,一邊確認著自己的模樣。到了兩歲半左右,孩子的腦海中便會形成自我的身體形象認知。因此,照鏡子的時候,孩子就會知道鏡中的人便是自己。如果在孩子的臉上貼上紙條,並讓他們坐在鏡子跟前,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把臉上的紙條摘下來。因為當站在鏡子跟前時,他們總是會試著找尋自己的形象。
《白雪公主》中,王后每天都對著鏡子這樣問:“魔鏡,魔鏡,這個世界上誰最漂亮啊?”
“那當然是非您莫屬了。”
王后也許是個憂心忡忡、沒有自信的女人。從卑賤的身份一躍成為王后,對非親生女兒的美貌懷有深深的嫉妒,她只有每天站在鏡子前聽到“你最漂亮”這番話,才可以安心地度過一天。不久後,她聽到魔鏡說:“現在,白雪公主是最漂亮的。”她對自己身體形象的信心頓時崩塌。在她看來,若是魔鏡不說她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她就無法再繼續生存下去。
從這種角度判斷,王后企圖殺死白雪公主的動機並不是出於最根本的邪惡,而是對自我的身體形象的評價下降而產生的仇恨心理。因此,讓她的精神世界恢復原狀的唯一途徑,便是奪回“最漂亮”這樣的評價。於是,殺死白雪公主成為她唯一的目標。
對男人們而言,接受男科手術也可以從類似的角度去理解。值得一提的是,與外國精神科醫生在性會診中更注重效能力的治療或諮詢相比,韓國的性會診絕大多數都是男科醫生們主刀的生殖器官手術。因為大多數人都希望在儘量短的時間內,完成希望達成的目的,而不是需要長時間的諮詢和相伴行動療法的訓練。
想變漂亮的慾望,想變瘦的欲求,想變得更強大的渴望,這些都不能說是錯誤的,但是我們有必要對其方法進行一番考慮。接受整形手術、短期內瘦身訓練或診療,還有男性們的生殖器官的擴增手術,都是滿足人們對瞬間變身的幻想行為,就是一次性變身為另一個人的華麗幻想。這種變身幻想的根深蒂固,超乎想象。
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和韓國的傳統童話中,都含有對變身的幻想,比如變身為美麗公主的灰姑娘的故事,還有在鴨子群中受到蔑視卻在不知不覺中變身為漂亮天鵝的醜小鴨的故事。
我們夢想著變化的內心深處,就是因為潛藏著這種變身的幻想。但是,不應忽視的是,灰姑娘與王子的結合,吃了毒蘋果後在森林中遇見白馬王子的白雪公主,變成天鵝的醜小鴨,其中沒有一個是透過主人公真正付出努力而改變的現狀:天鵝原本就是與鴨子不同的種類,而灰姑娘天生便擁有美麗的外表,白雪公主本身就具有王室身份。這種童話很容易讓人產生脫離實際的幻想,並且讓人們失去付出努力的決心。這裡掩埋著“只要我稍微減減肥,削一點下巴,同樣可以遇見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