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閱讀也影響到了別的部門,後來發展到整個公司。有時候整個公司一起朗讀,那才真的是場面壯觀,激情沖天。
部門把每天早上的晨會加入晨讀的內容,晚會加入好書欣賞的內容。我們一起看過的書裡有一本叫做《一生要做的99件事》,其中講了一生當中應該要做的99件事,都是十分有意義的。每個同事輪流帶領大家分享一件事,讓我們體會到工作以外還有很多東西是值得我們去做、去記取的。
小感悟:這五年的IT經歷中,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規則:但凡我效仿的東西多半會顯得生硬和牽強,但凡我自己創意的東西多半會馬到成功。雖然不是絕對的,但相對來說就是這樣。像我前面提到的過生日,我就沒有及時把握後來演變的動向,原因嘛,也許是已經成功了的經驗,容易掉以輕心,總認為拿過來用就行了。其實形勢不一樣,環境不一樣,需要多觀察,有的方法需要作一些改動。
第十四章 大蒜大蒜快出苗
受《一生要做的99件事》的啟發和感染,部門決定大家一起做一件事。做什麼事呢?正巧那天分享到“播種一次;收穫一次”,有人提議說:
“要不我們一起種大蒜吧?既不需要土壤,也不需要施肥,只需要每天換水就可以了。”
立馬有人質疑:
“能行嗎?”
她笑著說:
“當然能行啦!種大蒜既簡單又環保。如果,”她詭秘地再一笑,說, “大蒜出苗了就是蒜苗,我們種植出來以後拿到樓下飯店去炒盤迴鍋肉。該是多麼的美味啊!”
我們都鬨堂大笑起來,情不自禁地被她感染了,好像回鍋肉就在眼前了似的。大家都說:“好,好,好!”
第二天,就有同事拿來大蒜和一個菜盤。大家七嘴八舌地研究了一番,沒想到看似簡單的事情其實誰都沒經驗。有的說要剝掉大蒜的外皮,有的說不用,爭論不下的時候,有個同事建議說:
“要不,一部分的蒜剝掉,一部分的蒜不剝試試?”
也只好這樣了,於是幾個人開始七手八腳地給大蒜去外皮,有個同事不無幽默地一邊剝一邊對大蒜喃喃自語:
“蒜兄弟啊,脫掉外套咱們才能長出更好的頭髮呢。不要怕痛啊!”
我們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
清理好了以後怎麼把大蒜放在一起又成了一個討論的焦點,有的人建議隨便擺放在盤裡就好了,這個提議立馬遭到大家的反對,一不美觀二太擁擠,影響了它們的發育怎麼辦?有個同事還意味深長地說:
“這樣會影響它們各自的發展的。”
一席話笑得我們岔了氣,紛紛點頭稱是。
另一個同事建議說:
“要不把它們圍成一個圓吧,中間放上水,這樣又整齊又有空間。”
大家都說好,由一個同事動手開始擺放。卻又發現另一個問題:這些大蒜有的能把它豎起來,有的卻因為太小或者長得不規則豎不起來。怎麼辦?正在大家議論紛紛時,有個同事悄悄出去了一趟,回來時手裡拿著一根不知道從哪裡找來的鐵絲。這樣能行嗎?大家都不無狐疑地望著他,他自信滿滿地說:
“能行!這樣所有的大蒜就都能排好了。”
沒有更好的辦法,只好將信將疑地把大蒜交給他處理了。只見他很利索地把大蒜都穿到了一起,看上去還真是又整齊又漂亮。有個女孩子悄悄地嘟囔: “這樣它們才會痛呢!”
大家哄地一聲都笑開了。
大功告成,大蒜放在盤裡被擺放在了部門的櫃子上。我們安排每人照看大蒜一天,其實也就是早晚負責換換水,而且還要做好記錄,把觀察到的大蒜的變化和自己的感受都記在專門為種植準備的日記本上。我們準備等蒜苗成盤菜那天,一邊吃著蒜苗炒回鍋肉一邊分享各自的種植心得。
於是我們的工作安排中又多了一項。每天早晚,都會有同事去給大蒜換水,搬到能曬到太陽的位置;午休時,幾個同事圍著那盤蒜觀察成長狀況,總有人唸叨:
“快點長吧,快點長吧。我們要吃回鍋肉啊!”
這樣的唸叨總是讓大家的笑聲陣陣。引來其他部門詫異的眼光,有人問我們在做什麼,就有同事不無得意地告訴他:
“我們在種菜!蒜苗炒回鍋肉,吃過嗎?那可是十分美味的哦!”
說得就像我們已經吃到了似的;哈哈。
可惜種植沒有成功,都是一群沒有經驗的傢伙,也就是瞎折騰白費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