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上天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既入了社學,先去見夫子,柳賀心裡多少有種小學生剛開學時的興奮感——雖然他現在的年紀已經該上初中了。
通濟社學面積不大,是一間三進的院落,既有社學,也有學生和夫子休息的軒房,不過社學多是本地學童,也有兩個學童來自遠處的石馬村,石馬有山,山中人少,夠不到辦社學的條件,就安排了幾個學童來寄學。
孫夫子是嘉靖初的秀才,屢次考舉人不中,之後就安心當起了教書先生,柳信算是他的得意弟子之一,在這丹徒縣城內,出身鄉下的學童最終能考中秀才的並不算多,舉人更是一隻手數得過來。
孫夫子先是檢查了柳賀的基本情況,問他四書讀得如何了,聽柳賀說如今只讀了《論語》和《大學》,孫夫子眉頭一皺:“學得少了些。”
柳賀尷尬一笑。
不得不說,《論語》和《大學》還是他這幾天拼命趕出來的,得虧他記性一直不錯,按他剛穿來時兩眼一抹黑的情況,別說四書了,他連《千字文》還沒背呢。
孫夫子又去看柳賀寫的字,柳賀帶了這幾天自己練得最好的兩幅,可夫子依舊不太滿意。
不過他招柳賀本就是看在柳信的面子上,此時倒也沒什麼好說的。
何況這通濟社學舉辦之初只是為了本地的學童有個讀書習字的場所,每隔幾年能考中一個秀才都已是不易。
孫秀才之所以覺得柳賀學得不夠,是因為社學只招收本地八歲至十五歲的學童,柳賀再過兩年就超齡了,他才讀了四書兩本,在大明一朝,若是讀書早的學童,才識字就學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