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闊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遠無法企及,能做到的只能是力圖接近而已,成書於民國時代的《天下狼煙》(書稿原名《永昌演義》),落筆於明末和終結了這個末世的李自成,是作者李建侯(1894~1952)先生窮盡心血,在前人的史書和筆記中尋找、梳理線索,以演義的形式詮釋的答案。
李建侯先生本人的經歷也可稱傳奇,他父親李少川是清末光緒朝的進士,李建侯自幼隨父遊宦四川,富庶的家庭和家學淵源讓他受到良好的教育。十歲時,父親到川東忠州任州官,這是明末巾幗將軍秦良玉的家鄉,一代女傑的英名仍在故老相傳,也是在這裡,少年的李建侯第一次聽到李自成的故事。父親去世後,他返回故鄉陝西米脂,多年賦閒居家,終日耽於書畫、讀書。期間幾年在相鄰幾省遊歷,所到之處,常有人在知道他是米脂人後,和他談論李自成,李建侯每每遺憾自己並不熟悉這位同鄉的生平故事,“竊嘆吾鄉有此不世之傳人,而竟聽其事埋沒,莫得搜考而表彰之,時時引以為憾。”這便是李建侯先生為李自成著書立傳的緣起。
1926年,李建侯開始動筆,因李自成攻陷北京時取國號“大順”、年號“永昌”,他為書稿取名為《永昌演義》。一紙一筆、一燈如豆下,他“檢集正雜各史、稗官筆記以及各州縣誌乘、私家抄本,旁採鄉里閭巷父老之傳聞,存其可證之事,棄其不經之談,從事編輯,凡四易寒暑而稿成。”1930年底書稿完成,但並未正式出版,只是以手抄本的形式在陝西當地流行。
1942年,毛澤東讀到了這部《永昌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