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闊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歷史曾經選擇過李自成,因為他的個人魅力以及他曾經選擇的政治道路。但是歷史又拋棄了他,讓他的死亡都成為未接之謎。社會本身是用來做什麼的?這曾經是一道頗深的哲學題目。現如今我們瞭解或者不瞭解歷史的人們都會理解李自成的失敗,然而歷史的本相是怎樣的,我們還得藉助史實來參考。當毛主席發現李自成生命閃光點的時候,便緊緊的抓住了它,並且能夠進行充分的運用,這是偉人之舉。雖然*侯先生最後併為敲定最後版本,但是現有的版本已經足夠說明一切,替李自成在史書上書寫下一個確定的名分。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不一樣的歷史
文/鄭良
如今的書市,歷史類書籍之多,達到了氾濫的程度,面對著這些千篇一律的“將史書以現代語言重新抄寫一遍,並以現代觀點去解讀”的厚厚的類之於教材書形式的各種書籍,真叫人不知從何挑起。
對歷史類的書籍,我一向比較挑剔,遵循著“文字不生動不看、內容不踏實不看、學術味太重不看”的“三不看”固有原則,手頭的這本《天下狼煙》卻讓我有一種欲罷不能的感覺。
歷史書籍向來枯燥乏味,令人提不起一點興致,尤其是那些以“演義”為名章回體的古典小說,其乏善可陳的情節、反覆甚至囉嗦的語言、性格難以言述的人物、平如白開水的內容,總是給人予一種昏昏欲睡的提示。
這本書《天下狼煙》,本名《永昌演義》,講的是李自成的故事,作者為李自成同鄉的陝西米脂人*侯,早年的遊歷經歷,深厚的文學功底及對同鄉人中的這位英雄的一往熱情的高度崇拜,使得他花費十幾年的功夫,將這部書一直修繕改進著。
這是一部章回體的歷史小說,李自成一生的興衰成敗在這短短的四十回中展現出來,明末本是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滿清在關外虎視眈眈、大明朝本身岌岌可危、農民起義熱情高漲,三股勢力交雜在一起,演出的是一幕幕英雄悲歌、兒女情長、壯懷激烈。
應運而生的李自成,所碰到的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最壞時代,也是英雄崛起的最好時代,在這王朝末年的亂世裡,唯有對這無奈的命運做堅決抗爭的人,才能成為這個舞臺上的主角。
作者參考了眾多的歷史書籍,雖然只是寫小說,在大方向上沒有偏離歷史,將有趣的故事及野史軼聞溶解在歷史之中,循序著《三國演義》“七實三虛”的法則,讓人在輕鬆的閱讀小說的同時,從一個側面去了解發生在那段歷史時期的事件軌跡及人物命運。
書中所講述的李自成的人生髮展史,是歷來農民起義史的一個縮影,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歷來的農民起義家們如何在逆境中奮起,如何成長,如何發展,最終乃至於如何不可避免的失敗,具有一定的歷史教育意義,怪不得當毛澤東他老人家看了這本書後,囑託了身邊的秘書把全書抄寫一本以備留存,其魅力可見一斑。
作者有著十分深厚的古文功底,對文字的運用,實在到了一定的境界,這是現代教育下的我們望塵莫及的,當讀及書中的語言文字,暢遊的不僅只是歷史,還有文字給人帶來的愉悅及感召。
歷史故事只有寫得好看才能吸引人,歷史本身有很多的勁爆點,主要看你如何去書寫,作者很好地抓住了這一部分,將人們帶入到一個光彩異常的世界。
在書裡,我們會看到各色各樣的人物;在書裡,我們會看到紛繁複雜的權謀鬥爭;在書裡,我們會看到英雄兒女的你情我濃;在書裡,我們會看到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在書裡,我們所看到的是不一樣的歷史。
個人認為,這是一本不容錯過的歷史小說。
。。
大旗寂寞日沉西,塞馬蕭蕭壁壘低
——《天下狼煙》,在演義中力求接近史上真實的李自成
文/吳凌雲
中國古代的歷史小說大都屬於話本、演義的形式,一部作品往往是來自民間千百年的積澱,比如宋代時已經廣泛流行的《三國志平話》,再經幾百年市井鄉里的演繹後,成為羅貫中《三國演義》的創作基礎。演義受眾中的聽眾遠遠多於讀者,它寄託了人們忠君報國、懲惡揚善、因果必報的善良願望,因而行文通俗易懂,肆意流暢,而作者天馬行空般的想象力也註定了故事會偏離史實,甚至相悖甚遠,故事的主人公則極度臉譜化。
“不以成敗論英雄”始終是一句理想主義的話,用“演義”的方式去還原史實是艱難的,特別是一段沉重的史實和一個失敗的“英雄”。前人歷史的真相後人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