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爭的重要戰略目標之一,雖然日軍大本營從開戰時就企圖進行緬甸作戰,但因兵力不足,不得不將重點放在馬來半島和菲律賓方面。日軍大本營關於緬甸作戰的設想是:“開戰時只攻佔緬甸南部一部分地區,俟初期作戰取得進展後,只要情況許可,再攻佔緬甸的其他重要地區。”其具體部署是:“先以進駐泰國、負責確保該國安定的第15集團軍(司令官飯田祥二郎中將),迅速作好進攻緬甸的準備,在作戰初期相機摧毀南部緬甸的敵空軍基地,保證馬來方面作戰軍的側背安全,然後攻佔仰光附近,摧毀英蔣合作的據點,待作戰告一段落後,再增加兵力擊潰駐緬甸的英蔣聯軍,加強對中國和印度的壓力。”'〔日〕服部卓四郎:《大東亞戰爭全史》,原書房,1970年版,第265頁。'
同時還決定暫以第33師(師長櫻井省三中將)和第55師(師長竹內寬中將)主力作為新成立的第15集團軍的基幹兵力。
1941年12月9日,飯田祥二郎到達曼谷後,為準備進攻緬旬,對陸續到達的部隊作了部署,令暫歸該集團軍指揮的近衛師於12月11日後歸還第25集團軍建制:令第55師主力在達府、麥索一帶集結,以其一部在北碧西部地區集結;令1942年1月10日由海路在曼谷登陸的第33師在達府附近集結。另外,為適應作戰地區的地形和交通狀況,將部隊車輛編制改為馱馬編制。
1942年1月上旬,飯田祥二郎在曼谷確定了迅速奪取緬甸南部空軍基地的作戰計劃,決定開始進攻緬甸,佔領薩爾溫江的重要防線,準備對仰光作戰。遂令第55師第120團之一部(衝支隊)作為先頭部隊,從泰國北碧方面向緬境上瓦一帶進攻,以牽制盟軍;令第55師主力突破麥索附近泰緬邊境,佔領毛淡棉附近;令第33師隨後跟進,向拔安方向進發,以遮斷英軍南下對毛淡棉的增援。
日軍衝支隊於1月4日從泰境出發,19日佔領緬南戰略要地土瓦,奪取了丹那沙林地區的3個主要機場,阻斷了英軍從印緬對馬來亞的支援。20日,第55師主力突破泰緬邊境守軍防禦,於22日佔領高加力,30日進至毛淡棉附近,與英緬軍激戰。
此時,日軍大本營獲悉英軍增援部隊已在仰光登陸,中國軍隊正在迅速南下,遂於1月22日命令:“南方軍總司令官應與海軍協同攻佔緬甸要域。”
同時釋出“關於緬甸作戰之陸海軍中央協定”,並對作戰要領作了具體指示: “緬甸作戰之目的,在於擊漬緬甸之敵,佔領並確保其要域,兼以加大對華壓力”。
為此,應以第15集團軍進駐毛淡棉附近薩爾溫江一線,完成作戰準備後,以主力由毛淡棉——勃固沿線地區佔領仰光。佔領仰光附近後,再遣調必要兵力,佔領曼德勒附近要地及仁安羌附近油田地帶,此時,力求在攻佔上述要地前後殲滅敵軍,特別是中國軍。陸軍航空部隊阻截援敵,密切配合集團軍的作戰。海軍掩護海上運輸外,確保陸軍部隊之海上後方聯絡。“協定”還規定作戰使用的兵力,陸軍為第15集團軍(2個師基幹,預計視情況再增加約2個師)和南方軍直屬航空部隊之一部;海軍為第1南遣艦隊之一部和聯合艦隊之一部。'〔日〕防衛廳防衛研修所戰史室:《緬甸攻略作戰》,朝雲新聞社,1967年版,第75~76頁。'
2月9日,日軍南方軍命令第15集團軍:“繼續現在作戰,儘量殲滅敵人,進到仰光地方,且務必在其以北取得地盤,以準備對曼德勒和仁安羌附近的作戰。”'〔日〕服部卓四郎:《大東亞戰爭全史》,原書房,1970年版,第267~268頁。'
此時,日軍第15集團軍方面,第55師主力於1月31日攻佔毛淡棉,第33師於2月4日佔領了拔安。於是,飯田祥二郎於2月17日在毛淡棉決定,以攻佔仰光為目的,先向錫唐河畔前進。命令第33師和第55師於20日透過比裡河一線,一面消滅正面之敵,一面向錫唐河挺進,準備以後的進攻。至此,日軍對緬甸的進攻全面展開。
二、中英軍事同盟的成立
(一)中英軍事同盟的醞釀
1940年10月,英國重新開放了滇緬公路,接著又派出一批從敦刻爾克撤退下來的英軍官兵到中國來學習游擊戰。
1941年1月,任命支援中國抗戰的丹尼斯少將為駐華武官。丹尼斯代表英國政府向重慶方面提出中英結成軍事同盟共同抗日的建議,得到重慶方面的贊同。中英建立軍事同盟的第一個步驟,就是透過中國方面對緬甸、印度、馬來亞的軍事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