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點12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身力量改造國家的法律體系和制度環境不感興趣,對市民運動畏之如虎,反而特別熱衷跟官府和官員個人的私下結合,從找保護傘到尋租,實際上隨著最終可能僅僅是舔上一點官員吞噬國家和民眾利益的餘瀝。為了在國家加大反腐力度的情況下,更好地跟官員拉關係,某些商人對上黨校學習和參加某些重點高校的高階管理班特別有興趣,其主要目的,無非是力圖跟官員有機會接近,建立“同學”關係,最終在雙方的交易中,加大保險係數,讓官員更放心。不消說,從這些行為上,我們或多或少可以嗅出昔日“會館”的陳年黴味。
歷史告訴我們,儘管有會館這種運轉有效的溝通平臺,但中國的商界並沒有因此而得到真正的發展,明清的“資本主義”只好一直萌芽下去,從來長不成樹,現代工商業只有在清末到民國的一系列法律和制度變革中,才贏來了自己兩個黃金髮展期(1914到1918;1927到1937),成長起新一代企業家群體。然而,在清末崛起的一代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