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噹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種的站出來!”說話間,只見他稍稍用勁,碎磚立即如麵粉般地從他的手中散落下來,圍觀人群眼見老頭額角流血,持磚吼叫,更見他將磚塊搓捏成粉沫,從指縫中散落了下來,都驚訝得瞪圓了雙眼,誰也不敢吭聲,喧鬧的場景霎時變得象一潭死水,全凝固了!
校尉生怕事情鬧大,在馬上指著老頭喊道:“尉繚,你想幹什麼?還不快走?”
名喚尉繚的老頭,一臉陰沉地轉身騎上一青年牽來的老馬,對圍觀人群忿然地高喊道:“不出十天,大王一定會再請我們回來!”
校尉見尉繚等客士已離城遠去,揮手喊了一聲:“走!”率軍士轉身,重又向城內走去。
和城外一樣,《逐客之令》一經公告,咸陽城內街頭巷尾、茶樓酒肆,無處不在大談逐客得失。有人晃腦感慨以為不可!更多的則是眉飛色舞,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大街上又一隊軍卒走來,校尉端坐馬上,軍卒鳴鑼吼道:“秦王詔告天下,自即日起凡外來客士,三日內必須離開咸陽,十日內必須離開秦國!早走者有賞,滯留者以奸細論處!今日已是第三天……”鑼聲中,一隊隊軍卒“監護”著一批批被逐客士,向城外走去。客士們拖兒帶女,扶老攜幼,悲聲淒涼,哀嚎不絕……
與街市上的嘈雜、混亂相比,祈年宮書房中,卻是另一種靜而肅然的景況。為聽取《逐客之令》下達後的反應,嬴政召集王綰、馮去疾、王翦、蒙武、王齮等重臣,在書房議事。由於《逐客之令》自嬴政離開宗祠後,就已下達執行。考慮到客士的現狀和逐客的後果,大家心裡雖然都有不同看法,但也只好依令執行。眾臣中唯蒙武一人向嬴政上書,表達了自己認為逐客不妥的意見。
此時,嬴政盯著蒙武深情地道:“《逐客之令》下達後,愛卿已上書本王,闡述逐客之弊。其中關於‘以大王之英明,未必不知此舉之害。大王既有志繼承先祖遺願,掃除六國一統天下,就不能失去天下士子的歸秦之心……’本王看了都會掉淚。可是不逐中樞以下客士,宗廟長老以呂不韋之禍為例不依不饒。逐客並非出自本王真心,乃是迫不得已的無奈之舉……”
蒙武恭敬地俯身揖拜道:“臣父本齊國客士,投秦後蒙昭王厚愛,臣一家三代方有今日之榮耀!在坐諸臣中為外籍客卿者,尚有王綰兄等幾位。臣以親身經歷認為,逐客之策有百害而無一利。所逐客卿中,猶以李斯令末將惋惜!”
一提到李斯,在坐諸臣均附議道:“李斯入朝以來,曾率蒙恬智闖韓國,‘借’來鄭先生修渠,還迎接鄭夫人入秦;以後又智闖魏國,‘釜底抽薪’使我國大勝五國聯軍;以及說服宗廟長老,讓嬴蟜葬於宗廟墓地……總之他官雖不高,卻辦事穩妥,乃大王不可或缺的重臣……” “李斯不僅辦事機敏,字也寫得很好,文章更作得好,是先王託孤擬旨的執筆人……”
嬴政默然地聽著重臣們對李斯的評價。李斯所做的一切,他心中當然有數,讓李斯離開秦國,更是他心中難捨的一份牽掛……可他也有他的難處,更不便將宗廟裡的事直接向眾臣托出。只得輕嘆一聲,思忖著道:“本王也知李斯有才,但他出自呂不韋門下,宗廟長老顧忌李斯將來會成為第二個呂不韋,將他列為必逐人員之首,非逐不可!”沒想到眾臣聽罷此言,卻不約而同地站起身來,揖拜著道:“臣等諒李斯絕無禍秦之心,願保李斯為秦效力……”
嬴政深感欣慰地打量著眼前的文武諸臣。他打心眼裡敬佩他們,在此非常時期,仍能以大秦基業為重!接著便擺手道:“都坐下吧。”待諸臣坐定,勉強地一笑道:“三天來咸陽逐客已達三千餘人之多,卿等不保別人,專保李斯,可見李斯的才學人品均非一般!不過……”“不過”什麼尚未說完,臉色卻變得嚴峻了:“本王以為宗廟的支援,對安定呂不韋之後的大秦國本有決定意義。說白了就是宗廟的支援比一個李斯重要,所以本王也就同意了!李斯的事到此為止,不必再為其抱不平了!卿等當務之急,一是穩定朝綱,二是練兵備戰,兩者不可偏廢!”
話已說到這個份上,即便再為李斯惋惜,也無法進言了。於是眾臣皆起身稽首道:“臣等遵旨!”
嬴政點頭著示意讓大家落坐後,轉臉問蒙武道:“今日是最後一天,逐客必須離開咸陽,李斯走了嗎?”
“回大王,還沒走。”
“還沒走!”
“聽說他還有一件小事……”
“都什麼時候了,還有小事?不一定是小事吧!”
“臣不太清楚,只聽說他為這件小事,整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