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它成長了一切,它獲得了一切,時間老人與責任相隨,一起消長,沒完沒了!
。。
責任無價(1)
本書的前面部分反覆談了“責任有價”、“責任巨價”,怎麼這裡會出現“責任無價”呢?
筆者與重慶大學出版社張社長就此問題討論時,他一語破題:從不同的角度看責任。
不知責任為何物,責任焉有價
相傳,南北朝時佛教禪宗傳到了第五代祖弘忍大師那裡,他的大弟子神秀大師寫了一首偈語: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火頭僧慧能禪師也做了一個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據說五祖見之,認為慧能有慧根,有禪宗的頓悟,慧能禪師後來便成了六祖。
筆者要借用一下慧能禪師的四句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四句本是褒義,筆者來個正話反說。
有的人,不認識責任,不知道責任的存在,不知道責任為何物,與責任形同陌路,不知道這事還要負責任,不清楚自己應該承擔哪些責任。他們是責任的“盲人”,在光明的世界裡,他們看不到責任的光芒,責任對於他們來講,是“本來無一物”了,責任在他們那裡怎麼會有價呢?此時有價成無價!
某報載,20多年前,一鄉村婦女,把自己的丈夫毒死了,被抓。在法庭中審判,法官問了她許多細節,確認她的丈夫確實對她不好,她便毒死了丈夫。後來,這個婦女反問法官:你們問了這老半天,應該問完了吧?要是沒有再問的,我要回去了,我家的幾頭豬有幾天沒有餵了。
顯然,這個鄉村婦女是個法盲,她竟然不知道殺人是要負法律責任的,法律責任在這位鄉村婦女那裡就等於沒有,顯然是“無價”。
所以,為什麼要進行全民的法制教育,進行崗位責任制的教育,要讓人們懂法,知道在此崗位該履行什麼樣的責任,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為什麼有的企業要加強對新員工的責任教育,對全體員工強化責任教育,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為什麼學校的老師、家庭裡的父母也要加強對孩子的責任教育,也是這個道理。
什麼道理?不要讓員工們、學生們、子女們失明於責任的光明世界。
知責蔑視不履責,責任豈有價
有的人雙目失明瞭,於責任可是心明眼亮;
有的人雙眼炯炯有神,於責任卻是一抹全黑!
今天,沒有幾個人像上述的女農民那樣不知道殺人償命的責任了,它是天大的事,天大的責。但是,也有故意殺人犯罪的,買兇殺人的。他們明知道殺人是犯法犯罪的,在他們那裡,對他人生命的責任就一點都沒有,當然,責任的價值就根本談不上了。
所以,世間本是存在責任,責任本是有巨大價值的,如果有人知責蔑視不履責者,在他們那裡就沒有一點責任,責任有也沒有任何價值可言。他們都沒有認識到、沒有感覺到、沒有擔負起的東西,會有價值嗎?
如同良心一樣,有人不是說:“良心,值多少錢一斤?”昧著良心生產假冒偽劣商品坑人的人,良心在他們那裡當然一錢不值,對社會的責任、對他人的責任、對家人的責任、對自己的責任全丟掉了,因為他們認為責任一錢不值了。於是,責任“無價”。
大多數貪汙*的人,不知道這是犯法犯罪嗎?顯然是知道的,相當多是知法犯法的。有的甚至是執法犯法的,在他們那裡,哪還有一點責任,還奢談什麼責任有價?
有一些事,不大不小,屬於“中事”,中等的事。如本職工作,一個本職工作都不願意用心去做,都不願意把它做好,責任的價值在他們那裡打了折扣,是9折、8折、對半折、還是“倒貼”之折?“倒貼”了有什麼價?
責任無價(2)
教師不認真備課,不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學生缺課多了,一味指責學生的素質低;學生不認真聽課,總是缺課,把責任都推到老師身上,謂之老師講課差了我就缺課,振振有詞;其實,他們都沒有認識到責任的價值,其他方面他們可能是負責任的,但就這一點了,責任在他們那裡沒有了價值,折扣了應有的價值。
一些生活小事,人們忽略了,沒有把它與責任及其責任的價值掛鉤,責任也就有價成無價了。比如,在大街上過馬路視紅綠燈不見,硬闖而過,責任沒有了,責任的價值也就無從談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