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史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聽到這些來自民間的鄉諺俚語,笑得十分開心。他從“大包乾”幾句精闢的概括中,從農民們對“大包乾”的喜愛中,看到了“鳳陽經驗”的可貴與高明之處。尤其是在當前這種形勢並不明朗,甚而是錯綜複雜的情勢之下,革故鼎新,就不光需要膽識,更需要政治智慧,憑匹夫之勇是不足以成就改革大業的!
萬里高興地對陳庭元說:“那好,幹上三五年,個人和集體都變富,我就批准你們的‘大包乾’幹它三五年!” 。。
“削職為民”(2)
陳庭元也彙報了自己的顧慮:“幹部群眾都熱衷於‘大包乾’,但就是心有餘悸,幹部怕錯、群眾怕變的思想很嚴重。”
“錯不了,錯了我負責!”萬里鼓勵道,“問題是看你們能不能把生產搞上去,社員能不能真正富起來。”
陳庭元說:“現在仍有人批我們搞‘三級半核算’…… ”
萬里知道陳庭元指的是《人民日報》發表的張浩來信,就堅定地說:“只要能增產,什麼也不怕,三級半核算也好,四級核算也好,多個半級一級的,照樣是社會主義。家庭也是要搞經濟核算的,那不是五級核算了嗎?什麼是核算?核算就是算賬,搞生產,搞經營管理,都必須搞經濟核算。俗話說,‘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要受窮’。不搞經濟核算怎麼行呢?”
萬里最後說:“我最關心的,就是你們鳳陽縣能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討飯的花鼓扔掉,扔得遠遠的,扔到太平洋去。無論怎麼說,討飯不是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回到省城後,萬里即派省委農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周曰禮,會同滁縣地委辦公室主任陸子修等人去鳳陽總結經驗,寫出了《農業經濟管理的一項重大改革——鳳陽農村‘大包乾’辦法值得提倡》的調查報告。肥西縣山南區包產到戶雖經省委認可,卻一直是在秘而不宣地試驗,可是,鳳陽“大包乾”的這份總結報告,由萬里定稿後,於一九七九年八月八日,在*安徽省委機關報《安徽日報》頭版頭條顯著位置予以發表。
這是安徽省首次借用傳媒公開地推出“大包乾”的“鳳陽經驗”。
鳳陽名聲為之大振。
此前,安徽農村搞包產到組,甚至搞起了包產到戶,這些雖已令人矚目,都只是在靜悄悄地搞,各地也只是跟著安徽偷偷地學。現在,安徽省委高調推出了“大包乾”的聯產承包責任制,並明確表示:“鳳陽農村‘大包乾’的辦法值得提倡”。強調說:這是“一項重大改革”,可想而知,頓時引起全國各地廣泛地注意。就是這“大包乾”的提法,也讓人耳目一新啊。再說,概括“大包乾”的幾句話,又是那樣的經典,它把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都作了具體而睿智的詮釋。更何況“大包乾”三個字裡就含有一個“大”字,這對那些習慣並熱衷於“一大二公”的人來說,也比“包產到戶”、“包產到組”更易於接受。尤其是廣大農民,甚至比搞“包產到戶”還受歡迎,因為“大包乾”“包乾”後不再需要由生產隊插手統一管理、統一經營、統一記工、統一分配,社隊幹部想多貪多佔,想瞎指揮都沒有了機會。因此,“大包乾”的經驗一公之於眾,各地紛紛公開地效仿。
當然,這種還只是包乾到組的大包乾,周曰禮和陸子修在總結出它突出的優點時,也清楚地看到了,這時的“鳳陽經驗”,仍存在不少需要研究的矛盾。報告中指出:“在作業組內部不很好實行定額管理,勞動計酬不合理,不能體現按勞分配的原則,群眾的積極性就不能持久”,“作業組的規模一般不宜過大;但有的作業組太小,搞得不好,容易滑到單幹的路上去。”
兩人憑著深厚的農村工作經驗,他們已經從理論上清醒地看出了,作業組的規模不能過大,規模過大,定額管理和勞動計酬的難度就大,不能做到按勞分配,大家的積極性就不能持久;但規模太小,又勢必“容易滑到單幹的路上去”。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削職為民”(3)
無論周曰禮還是陸子修,當時並不知道,他們從理論上揭示的,“包乾到組”的“大包乾”存在的問題,小崗人其實早在大半年之前,就已經深刻地體驗過了,感受到了就發生在親情之間的這些矛盾,並尋找到了徹底解決的辦法,那就是:大包乾必須“包乾到戶”,最後搞家庭經營責任制。
始於包乾到組,終於包乾到戶,這就是“鳳陽經驗”的必由之路!
實行了“大包乾”的鳳陽縣,一九七九年夏秋兩季迎來了歷史性的大豐收。全縣糧食產量達到四億四千多萬斤,比一九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