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家公司專門研製出了緩解狗的分離焦慮的抗抑鬱藥。
無國界醫生組織的伯納德·皮庫爾博士說:“對於製藥公司來說,推廣一種新的減肥藥總是要比探索瘧疾的新治療方法能賺取更多利潤。當新的疫苗或者藥物被開發出來的時候,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口實際上是被拒之門外的。”他所在的組織一直致力於讓發展中國家的人民能獲得更好的藥物。新藥物的研究往往是針對富人們的化妝品,而對窮人的致命疾病卻視而不見。治療熱帶病的藥物在新藥品專利中所佔的比例只有1%。多數製藥公司都只專注於富貴病。
第三章 付不起錢的人就得死(2)
《紐約時報》對於治療昏睡病的藥物有一個報道,可以證實我們以上的說法。昏睡病能導致病人的死亡,並且會讓他們經歷一個難以忍受的痛苦時期。在偶然之中,有尋找抗癌藥物的研究者發現依氟鳥氨酸(eflornithine)這種藥品具有治療昏睡病的療效。這種藥物非常成功,它可以把人從致命的昏迷中喚醒,因此在非洲獲得了“復活之藥”的盛譽。然而,由於無利可圖,該藥品的專利持有者很快就停止了生產。接著,人們又發現這種藥物如果用在面霜裡,可以有效地阻止婦女臉部的毛髮生長,專利持有者於是又重燃興趣。作為化妝品的原料,這種藥品的生產又重新啟動了。
這是一場推銷員精神的遊戲。成群的醫藥銷售代表湧向醫生,兜售自己的藥品。據估計,製藥產業花在每個美國醫生身上的營銷成本平均超過8000美元,營銷方面的開銷遠遠超過了研發新藥的投入。例如,法瑪西亞公司是一家生產治療青光眼的藥水和其他藥品的企業,根據它自己公佈的資料,1999年該公司將全年收入的40%用於營銷和管理,幾乎是研發費用的兩倍。世界上最大的抗艾滋病藥物製造商葛蘭素史克公司於2000年花費在營銷和管理上的費用佔全年收入的37%,而用於研發的費用只佔14%。
約翰·勒卡雷有一部精彩的小說《不朽的園丁》(TheConstantGardener),裡面講述了一家重要的醫藥公司在肯亞的生意。小說中的一個人物把自己的主管稱為“最不願意碰到的陰險、狡猾、偽善的商業惡棍”。小說中那家公司以利潤為自己的上帝,販賣危險的藥品、進行不道德的藥物試驗、賄賂衛生官員、脅迫科學家,是一家每天都在殺人的無恥的壟斷組織。小說裡的英雄說:“藥品是非洲的醜聞。如果有一樣東西可以表明西方國家對遭受苦難的非洲人民的冷酷無情,那就是急需藥品的極度短缺,以及在過去的整整30年裡製藥公司可恥地索要高價。”
勒卡雷對一個採訪者說,他是出於“對製藥工業的無情、偽善、腐敗和貪婪的義憤”而創作了這部小說。對於小說來說,虛構的情節以及喚起人們的覺悟就足夠了。但如果要進行建設性的經濟學分析,我們還需要後退一步,有一個更廣闊的視角。小說家關注的是人物及其個性,而經濟學家關注的則是制度及其對人們行為的影響。把製藥公司及其經理人妖魔化可能是有吸引力的,但是在診斷制度結構的問題時,單純的人身攻擊其實無濟於事。
忽視熱帶病的研究以及設定高昂的藥價,是製藥公司對自己所處體制的正常反應:它們根據市場的激勵採取相應的行動。公司有義務為股東的利益負責,它們應該投資到預期回報更高的地方。儘管它們擁有的用於研究的資源很多,但也不是無限的,要把這些資源投向哪裡,必須做出選擇。安內特製藥公司的一位高層主管這樣說:“不能否認,我們的業務重點在於高階市場:心血管病藥物、代謝病藥物和抗感染藥物等。但我們所處的產業是一個競爭性的環境,我們的行為要對股東負責。”
第三章 付不起錢的人就得死(3)
藥物創新是一種賭注很高的遊戲。某種一鳴驚人的新藥一年就可以為投資者掙回10億美元甚至更多,但這樣的回報來之不易。該產業的有關研究顯示,只有3/10的新藥可以收回投資成本,一種新藥的上市估計要花費2億~5億美元。(這些資料僅僅是推測,因為製藥公司不會透露每一種新藥的研發成本。)全行業的資料顯示,1999年用於研發的總費用超過了銷售額的20%。
應該說,這樣高的風險投資所得到的回報也是很大的。在1999年《財富》雜誌的全球500強企業裡,製藥產業的收益率輕鬆地排在第一位。它的銷售利潤率達到了18%,遙遙領先於排在第二位的行業(多元化金融服務公司,其銷售利潤率為11%),其他行業的銷售利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