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過十一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都想避免最壞的“管”,都不想成為低恩、低威、低德的“庸主型”領導。但是,葛優說的那句話非常經典:“學好不容易,學壞還不容易嗎?”作一個庸主型領導非常容易,而要作一個明主型領導卻是難上加難。
那麼,要作一個明主型領導究竟難在哪裡呢?難就難在要克服自己的慾望。
俗話說無利不起早,現在,人們擠破了頭地都想要當領導,為什麼呢?因為當了領導就可以在實現自己抱負的同時,還可以滿足自己的慾望。比如,你當了處級領導就可以享受90平方米的住房外加不用自己負擔物業費、取暖費;當了局級領導就是120平方米,並享有排量多少多少的公車外加專職司機的專人服務。
與現在的某些領導幹部相比,過去的三皇五帝們簡直就不是人過的日子。上古時期的堯帝之所以自願把帝位禪讓給舜帝,舜帝之所以又自願地禪讓給大禹,其中當然有他們賢德的一面,但更為重要的是,那時候的帝王其實是個苦差事,並沒有後來帝王們的種種特權和花樣百出的各種享受。李白在《古風》五十九首之二十四首中說:“世無洗耳翁,誰知堯與蹠。” 李白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如果沒有洗耳朵的老頭許由,誰能分得清堯的高尚和蹠(盜)的卑鄙呢?”“洗耳翁”這個典故出自上古的許由,說是堯想把帝位讓給許由;許由於是就逃到山裡隱居起來,堯又召許由為九州長,許由不想聽,就去潁水之濱洗耳朵,表示厭聞汙濁之聲。這個許老頭兒,真是“狡猾狡猾地”,以河邊洗耳的做作姿態,既免受了遠古帝王的勞累之苦,又贏得了千古的賢名。相比之下,倒是舜“傻得可愛”,不過後來也受不了那份辛勞,把帝位讓給了禹。
也許有人認為這是在胡說八道,但我們看看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就知道那時的帝王生活是什麼樣子了。據《孟子?滕文公上》載,“禹疏九河……八年於外,三過家門而不入”。《史記?夏本紀》載,“禹……居外十三年,過門而不入”。古時候,洪水氾濫,為了讓人們能過上安定的生活,舜帝派大禹去整治洪水。大禹一去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這種大公無私的精神,受到了民眾的讚揚,也為舜所重視。所以舜在晚年舉薦禹為繼承人,並把首領的位置禪讓給禹。
有人說了,“三過家門而不入”,那是禹當王之前的事,北京老張告訴你,禹當了王也沒有享受到哪裡去!不信,看看韓非是怎麼說的:“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剪,採椽不斫……雖監門之服養,不虧於此矣;禹之王天下也,身執耒臿,以為民先,股無胈,脛不生毛,雖臣虜之勞,不苦於此矣。以是言之,夫古之讓天子者,是去監門之養,而離臣虜之勞也,古傳天下而不足多也”。說堯統治天下的時候,住的是沒經過修整的茅草房,連櫟木椽子都不曾砍削……即使現在看門奴僕的生活,也不比這差。禹統治天下的時候,親自拿著鍬鋤,帶領人們幹活;累得大腿上的肉減少了,小腿上的汗毛都磨光了,即使是奴隸們的勞役也不過如此。由此說來,古代讓出天子地位的人,不過是辭掉了看門奴僕般的苦差,擺脫奴隸般的繁重勞苦罷了,所以把天下傳給別人也不值得讚美。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三章 兩個極端(2)
到了後來,隨著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開始出現了剩餘產品。胡蘿蔔多了,就需要領導來進行分配,也就不再需要領導親自去種胡蘿蔔了。於是,領導就安逸了、就可以名正言順地享受了。所以,後來就再沒有誰會主動禪讓帝位了,不但不禪讓,誰要是膽敢覬覦帝位,甚至敢對帝王不敬,也將被處以極刑直至誅連九族。
正是因為當領導能夠得到種種好處,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自己的慾望,才使得作一個庸主型領導容易而作一個明主型領導顯得極為困難。比如,你讓一個露宿街頭的乞丐去享受五星級酒店的舒適,他很容易就會適應,而如果你讓一個住慣了五星級酒店的人去做露宿街頭的乞丐,他在心理上是很難適應的。
當領導可以享受,這一點應該說是毫無任何疑義的。但是,既然都是享受,為什麼有的人成了明主型領導、又有的人成了庸主型領導呢?秦二世胡亥曾問丞相李斯:“你的同學韓非在文章裡說,古代的帝王都非常辛苦,難道做帝王就是為了受罪嗎?”其實,這個問題《尚書 ?無逸》中早就回答過了:“嗚呼!君子所,其無逸。先知稼穡之艱難,乃逸”。 意思是說,做君王、為政、治理天下,難道不可以享樂嗎?當然可以,但要先懂得農業生產的艱難,然後才可以置身於安逸之中啊。范仲淹雖然也說“後天下之樂而樂”,但他也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