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不逛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局,似乎是官升一級。正如李煥由“中央黨部秘書長”調升“行政院長”一樣,以提升職務來堵住你的嘴。調虎離山指的是,郝柏村在軍隊中起家,政治基礎在軍界,親信黨羽在軍內,只要離開軍令系統,已無調動一連一排、指揮一兵一卒的權力,對這位“一級上將”來說,等於削除兵權。“國防部長”只是主持當局政府的日常軍事事務,其重要性遠不及直接指揮軍事行動的“參謀總部”。李登輝再次得手,與掌握黨務系統、主導“行政院”改組相比,削除郝柏村兵權更有特殊意義,這就是“軍中強人”離去,軍中存在的、一直被人議論的“郝家班”失去臺柱,這為李登輝在軍中推行“本土化”、在中高階將領中實施“大換血”、推行以徹底改造“軍隊蔣家化”為目標的“十年建軍計劃”提供了前提。
李登輝全方位、多層次的清理異己、鞏固權力行為,激化了黨內矛盾,逼得一再遭到排擠的親蔣勢力起身反撲。1990年2月21日,又是國民黨臨時中央全會提名新一屆正、副“總統”的日子。“總統”換屆,成為親蔣勢力反撲的極好時機,當然會以“民主選舉”、“參選競爭”為名進行拼死一搏。
在整個“總統”選舉過程中,李登輝很有章法,步步為營,將親蔣勢力的進攻一一擊潰。李登輝先是在1990年元月2日放風要讓李煥出任“副總統”,在遭到痛恨李煥投靠李登輝的親蔣派的激烈反對後立即終止。再是阻止蔣緯國競選“副總統”。親蔣派利用此次機會準備把蔣緯國扶上臺,以限制李登輝的權力,在擁蔣一方為蔣緯國大造聲勢、廣泛活動的喧鬧聲中,李登輝宣佈將與“總統府秘書長”李元簇搭檔參選正、副“總統”。
對此,親蔣派決定公開抗爭,這就是在國民黨演變史上影響深遠的權力鬥爭——“二月政爭”。在政爭熱潮中,親蔣派被稱為非主流派,李登輝的親信勢力被稱為“主流派”。在2月11日舉行的國民黨第十三屆臨時中央全會上,非主流派提出要以“不記名投票方式”決定候選人,主流派提出依照慣例“起立、舉手方式”決定候選人,最後主流派的意見獲得透過,“雙李配”獲得黨內透過。這次會議是國民黨逃臺40年來黨內爆發的一場最大的公開權力鬥爭。以這次會議為標誌,國民黨內部分裂成“主流派”與“非主流派”兩大政治派別。
非主流派並沒有罷休,決定改行他道,走連署之路。非主流派在郝柏村和李煥的策劃下,打出的“總統牌”是省籍政治勢力另一龍頭老大——林洋港,“副總統”人選先是陳履安,後是蔣緯國。林洋港,大學畢業後即從政,1967年當選為南投縣縣長,在國民黨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與李登輝同時進入中央委員會,在十一屆四中全會上與李登輝同時進入中常會。以後,林洋港在換任重要職務時,他的遺缺都是由李登輝接任,只是李登輝當上“副總統”則遠遠走在林的前面。林洋港與李登輝一起被稱為“臺籍雙雄”。非主流派打出林氏牌,用以對付李登輝的本省籍優勢。“林蔣”出場,對“雙李”構成很大威脅。
主流派一是盡力拉票,二是分化非主流派,三是請出政壇“八大老”斡旋,四是動員各種力量譴責非主流派。在“八大老”的“協調”下,非主流派雖然一度提出“有條件撤退”,即更換“總統”身邊的“兩宋一蘇”(中央黨部秘書長宋楚瑜、“國安局長”宋心濂、“總統府辦公室主任”蘇志誠),後又要求李登輝明確表示在當選“總統”後放棄執政黨主席職位。李登輝看到非主流派已經開始退卻,所以對他們的要求全面予以拒絕。
此時,已經被攻擊為“臺奸”的林洋港和非主流派已經只剩下“全面退卻”一條路。3月9日,林洋港在臺北賓館發表宣告,謝絕任何連署他出任“總統”候選人的美意;次日,蔣緯國獨木難支,也宣佈退選。“雙李”成為惟一的正、副“總統”候選人。1990年3月21日,李登輝、李元簇在“總統”、“副總統”選舉中分別以高票當選。這是臺灣在結束蔣氏父子“強人政治”後第一次“總統”選舉。李登輝在“國民代表大會”間接選舉投票中高票當選,標誌著大陸籍“法統”勢力主政時代的結束,以李登輝為首的“本省獨臺”勢力主政時代的正式確立。
李登輝當選“總統”後,立即改組任期還不到一年的“李煥內閣”。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要李煥退出政治中心。非主流派為了保住本派的利益,為了防止本派地盤再度縮小,所以不能再讓出“行政院長”的職位。在整體利益面前,非主流派只有一致對付主流派。李煥及其支援他的人馬,採取一連串“院長保衛戰”。4月28日,“立法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