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漁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良久,荀子突然一字一句說道:
“仲子的公平解釋,況已經理解,但況又有一問,敢問仲子,你認為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
人性的討論?
仲平眼神稍沉,心中沉思。
戰國時期的諸多思想,其實都繞不開兩個字。
人性!
儒家,以仁為本,強調禮義之教化,認為人性本善。
墨家,以兼愛為核心,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平等與互助,認為人性本無善惡之分。
道家,以道為宗,強調順應自然之道,認為人性本靜。
而法,則是強調法制之嚴明,認為人性本惡。
從來到這個世界開始,他就一直說自己是法家之人,但現在荀子依舊再問
,估計是涉及後面的大問題。
蹙眉片刻,猜不透荀子後面的問題,仲平只能回道:
“人之初,皆欲利己,不顧他人,為飽果腹,可搶奪他人食物,為足自利,可陷害他人性命,為滿私慾,更可不擇手段,此乃人之本性,非後天之所教,故,平認為,人之初,性本惡。”
仲平話落,荀子的問題當即提起:
“仲子既然以為人之初性本惡,那況又有一問。”
“法家三派思想,皆以懲惡賞善為主旨,將惡者之地位,貶至最低,使惡者名聲狼藉,令其無法在眾口鑠金之下生存,亦讓民眾對行惡生畏,不敢行惡,不會行惡。”
“然,況聞仲子之思想,待人似乎並無善惡之分,乃將眾生視為平等,在仲子眼中,似乎並無善惡一說,不知仲子是否真有此意?”
聽到這個問題,嬴政跟周子全都看向仲平。
只見仲平沒有絲毫猶豫,極為肯定的點頭:“正是如此。”
荀子彷彿大吃一驚,嘴巴微張,極為詫異的看著仲平,良久,這才問道:
“為何?”
“敢問荀子,人之善惡,是否由天定?”仲平沒有著急回答,而是反問道。
荀子當即搖頭:“不為天定,乃為人定,天地之間,並無善惡之分。”
荀子說完,仲平立即說道:
“荀子也言:天地之間,並無善惡之分,平亦是如此認為,不過,在平眼中,法,天地之綱紀,萬物之準繩,法視人與天視人,並無兩樣。”
“人之善惡,乃心之所向,行之所表,非法之所定。”
“法之於人,猶鏡於形,照見其真,故法的眼裡,人皆平等,無善無惡,但以行為為準,人心善,行惡事,亦懲,人心惡,行善事,亦賞!此為公平之深意!”
荀子身體稍微前探,再問:
“一人行善,心中惡念橫生,一人行惡,心中善意交集,此二者,如何能以公平對待?”
“如此做,豈不是對不起心善之人,豈不是放過心惡之刃?”
仲平深吸一口氣,長長吐出。
他感覺剛剛的解釋已經夠清楚,但荀子還是這樣問,看來,荀子對他的回答並不滿意,想了想,仲平緩緩說道:
“法,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法以行為為準則,不以意念為衡量。”
荀子緊接著說道:“也就是說,仲子的公平之法,只做表面之公平?”
“……”
仲平被荀子這一問問的直接宕機。
半晌,仲平也是一字一句地回道:
“荀子,表面做好,已是難上加難。”
“人心易改,善惡難辨,若以人心定奪公平,恐失其真。”
“況且,表面都未公平,如何敢言心中公平?人之初,性本惡,由內及外,定不能實現!故,只能由表及裡,方有實現公平之可能!”
聽到這,荀子身體迴歸原樣,呆坐在那,蹙眉想著仲平的措辭。
見狀,仲平心中也是鬆了口氣。
他就怕荀子鑽牛角尖,一直詢問公平對人心如何劃分的問題。
此次看似辯論,實則不是辯論。
因為荀子只問,沒辯。
荀子從提出問題,到現在沉寂,總共問了不到五個問題,但這些問題,全都是直指人心。
仲平理解,荀子想知道的是,公平之法能不能對人心也可以公平。
但在這方面,仲平表示實在愛莫能助。
自古以來,人心從來就沒有公平過!
荀子對公平二字想的太過深入,或者說,他結合儒家思想,對公平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