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劉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dt>
&esp;&esp;南宋抗金名將很多,所謂中興四將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但也有一種說法,四大抗金名將以劉錡取代劉光世,除此之外,抗金名將還有張浚、吳家兩兄弟吳玠、吳璘以及王德、李顯忠、孟共等,如果單以抗金取得的效果和對金兵南下的重創,以及對宋金戰局的影響力來看,個人認為抗金四大名將應為岳飛、韓世忠、劉錡和吳玠。
&esp;&esp;劉錡是將門之後,父親劉仲武為瀘川軍節度使,劉錡生得相貌堂堂,自小弓馬嫻熟,武藝超群,全然不似官二代那樣花天酒地,金玉其外,奠定劉錡一生卓越戰績的順昌之戰,金軍統帥完顏宗弼即金兀朮就吃了先入為主的大虧,以為劉錡是個花花公子,只會紙上談兵,犯了個人經驗主義的大錯,可見金人的資訊欠發達,戰時諜報工作有失水準,要知道,劉錡暴得大名憑的是紮實的軍功,全然不是父輩的請託和蔭佑。
&esp;&esp;劉錡飽讀兵書,深曉韜略,尤其射得一手好箭,年少時跟隨父親征戰,營門口立著一隻貯水的大缸,劉錡張弓搭箭,一箭射穿大缸,缸中水如注激濺,那麼大一個缸,目標大了去了,誰還射不中呀?且慢,劉錡在鬨笑聲中再發一箭,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此箭恰好堵住了孔洞,如注飛濺的水流戛然而止,鬨笑聲變成了嘖嘖的驚歎聲,劉錡一箭就征服了父親手下的驕兵悍將。劉錡早年是在與西夏的征戰中蜚聲軍旅的,據傳西夏乳母恐嚇啼哭的小孩,借用的就是劉錡的大名,此版本雖說是三國時張遼玩剩下的,但這個真的是宋史所載。
&esp;&esp;劉錡所率領的八字軍原本是王彥的手下,王彥因與人爭鬥,被高宗罷了軍權。八字軍有個特點,臉上刺字“赤心報國,誓殺金賊”,八字軍另一個特點是戰時必帶家卷,這也是順昌之戰劉錡誓死抵禦不肯後退的客觀原因,這一退,大概就是昔日劉備當陽之戰的狼狽敗相。當然劉錡不是劉備,順昌之戰中,劉錡的表現是戰神級別的,先是破釜沉舟自絕退路,然後誘敵深入,招募敢死隊員,運用破襲戰、夜戰等多種計策,面對金人四面圍攻,將士同仇敵愾,奮勇殺敵,以三千人擊敗了數倍於己的金兵。
&esp;&esp;金軍統帥金兀朮得知順昌失利,提兵十萬親自增援,金兀朮所率精銳以“鐵浮屠”“柺子馬”為兩大必殺技能,何謂“鐵浮屠”、“柺子馬”?“浮屠”本是佛家用語,是“塔”的意思,“鐵浮屠”就是鐵一樣不可摧毀的塔,據現代人考證,“鐵浮屠”就是用重鎧甲防護人與馬,只露雙眼,然後四馬合一組成鐵甲洪流,可抵流夭和滾木擂石,這是冷兵器時代最為先進的重灌鐵甲部隊,想想二戰時德軍坦克之父古德里安的摧枯拉朽之勢,就可以知道金人這個當時最早最先進的重灌鐵甲部隊厲害之處。“柺子馬”就是兩翼的輕騎兵,二者相得益彰,前面“鐵浮屠”橫衝直撞,堅不可摧,而後兩翼輕騎兵趁勢包抄,銳不可擋,這種先進的戰法,宋朝軍隊先前吃了不少虧。
&esp;&esp;順昌圍城之戰後,金兀朮中了劉錡的反間計,他以為劉錡只是個遊手好閒的花花公子,所以並沒有把他放在眼裡,因此兵貴神速,輕裝前進,這樣就大大降低了重灌部隊野戰的效率。劉錡親自組織了一支針對“鐵浮屠”、“柺子馬”的特殊戰隊,他精心挑選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吃苦的軍中勇士,人人手持長柄斧和長把標槍,專攻對方“鐵浮屠”重灌部隊的馬腿,一馬既倒,餘馬難支,體量笨重,難以起身,“鐵浮屠”成了破銅爛鐵,再用標槍刺殺“柺子馬”,金兵大亂,繼而潰不成軍,順昌之戰成為金人引以為豪的重灌甲部隊覆滅的末日。順昌之戰,是南宋抗金防禦戰中最精彩的戰例,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此役過後,金兵看見劉錡大軍,皆驚惶失措地說“此順昌旗幟也”,聞風喪膽抱頭鼠竄。
&esp;&esp;“鐵浮屠”,經劉錡發明的戰陣打擊後,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的戰力,再經過岳飛的複製與貼上後,遭到毀滅性的圍殲,從此徹底退出了冷兵器時代,恥辱性地謝幕了。據此,劉錡可稱為戰術大師,古代軍事發明家。
&esp;&esp;不過順昌大捷並未給劉錡帶來好運,主和派深深嫉恨劉錡破壞了南宋的基本國策和議,擔心招致金人更為兇殘的報復,所以對獲勝後的劉錡不熱反冷,甚至差點解除他的兵權。再加上南宋統軍大將各懷鬼胎,尤其是嫉賢妒能的張俊,經常私下裡給劉錡穿小鞋,有一次,張俊指使手下士兵縱火劫掠劉錡軍營,劉錡帶兵平亂,擒獲一十六人,皆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