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以海從王闖那裡喝的微燻出來時,半路碰到沈宸荃和林時對正在抬頭望天。
“二位愛卿在欣賞夕陽嗎?”
“殿下!”
二人聞聲轉頭,行禮,剛被任命為寧波知府然後馬上又升為浙江按察司副使兼分巡寧紹臺道兼台州兵備道的林時對滿臉憂色,“天現不降之兆!”
而被朱以海很看重,委以副僉都御史的沈宸荃則解釋道,“近日以來,日入後,赤氣赫然從西而上,衝過天鬥,如是者數日,此為兵大起之象,伏屍之兆,流血之徵也。”
“不祥!”
朱以海也抬頭望著西邊,晚霞滿天,如燒了半天邊一樣,很是絢麗。
“孤倒只曉得句民諺,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這晚霞半邊天,看來正說明我們明日北行會很方便啊。”
“殿下,臣以為此乃上天示警,還請殿下改變主意,不要去紹興。”沈宸荃還是老態度,朱以海現在是監國,監國為一國之君,怎麼能夠輕易涉險去前線呢?
可朱以海早決定了的事情,哪會輕易改變。
“我不太瞭解天象卜辭這些,可就算如你們所說不錯,也沒什麼。如今這天下,處處刀兵,到處戰火,哪還有個安靜之地,這天下打了多少年仗了,死難者又何止千萬,大明百姓的血都要流乾了,所以天象沒錯,確實流血之兆,但流血我們就怕了嗎?”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
“卿等都是堅定抗清的,所以我們直面對面吧,就讓那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
兩位都曾在翰林院呆過的才子,也不由為監國的這份豪情壯志所振奮。
稍後,魯監國與兩位臣子的這番話便傳揚開來,本來還有些猶豫的眾人,聽過後也不由的振奮,尤其是如錢肅樂等文臣士紳,他們原本對監國執意北上還是有些反對的,可現在也覺得國勢如此,還有什麼可猶豫擔心的呢。
錢肅樂甚至不顧身體還很病弱,也提出要率恢復營北上紹興。
寧波城裡,那些剛被狠狠敲打了一番的軟弱降敵的土豪劣紳們,倒是長鬆口氣,雖說監國有令,由旗手營專門負責勸募一事,沒有出現亂兵搶劫的事情。
可這些旗手營的人也不客氣,說勸捐,其實也就是逼捐,捐一半。
大兵堵門,刀槍相向,能不捐麼?
看看首富謝三賓什麼下場?
只能捐,唯一能稍慶幸的就是旗手營確實挺禮貌,沒有趁火打劫,沒有欺辱家中婦人等,只要各家老實的把一半的田地交出充入監國王莊,再把一半金銀交出,也就算完事了。
甚至他們還會給開出一張列有名細的助餉清單,然後再給送一塊助餉表揚牌匾。
但大家心裡總忐忑不安,早習慣了武夫們跋扈蠻橫,現在突然客氣了讓他們不適應,更擔心這只是表面,也許回頭就找個理由又來勸捐或借款了。
現在終於要走了,大家能睡個安穩覺了。
寧波許多貧苦百姓則紛紛趕來報名參軍,有些訊息慢的,還不知道招兵結束了剛趕到,有城郊的農民,有山裡的礦工、樵夫,海邊的漁民,船上的水手,商鋪的夥計等等。
他們都聽說監國招兵,待遇豐厚。
聽說許多人都拿了五兩賞銀,甚至還補支了一個月足餉,又提前支了一個月餉,實打實六七兩銀子在手啊,誰看了不眼紅聽了不心動。
只可惜他們來晚了。
朱以海並不願意掃地為兵,更不想招一堆烏合之眾。
兵在精而不在多,隨便裹上十萬八萬的,除了名頭好聽,真上了戰場一點用沒有,反而是取敗之道。
面對著這些趕來朝拜的百姓們,朱以海倒也有幾分自知之明,知曉這些百姓其實未必就真的是如何忠君,畢竟雖然大明的識字率可以說歷朝之最,但這始終是古代,絕大多數底層百姓都不識字,甚至許多人一輩子沒離開過方圓百里,有許多人一輩子連縣城都沒去過。
他們見識有識,雖也受傳統文化影響,但人終究是倉稟足方知禮儀的。
這些四面奔來的百姓,最看重的還是厚餉當兵,甚至不少人只求能混口飽飯吃,假如朱以海沒來,而是謝三賓等人迎來了清軍,清軍開出厚餉招兵,只怕多數人也一樣的會趕來報名的。
“百姓們一片赤誠忠心,孤深感愧疚,錢公、葛公,請你們立即支起粥棚,架鍋煮粥,讓前來的百姓都先吃上一頓熱乎的,然後好好告之他們,眼下我們暫不再招新兵了。讓大家返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