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黑饅頭的韓三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
有資料介紹:夫差繼位後,頭等大事就是為闔閭舉行葬禮。闔閭的墓應該在闔閭在世時就開始建造了,其規模也是不小。
虎丘坐落在蘇州城西北郊,離城區中心大概有五公里遠。它其實是蘇州西山的餘脈,但因為周圍地勢跟西山主體斷開,就變成了一座單獨的小山。吳王夫差把他爸爸闔閭葬在了這裡,下葬後第三天,有隻白虎趴在山上,於是取名叫虎丘。還有個說法是“這個山丘形狀好像蹲伏著的老虎,所以這麼起名”。山的高度大約是 34.3 米,山上古老的樹木高大挺拔,儘管山不高,但是風景非常多,有千年歷史的虎丘塔穩穩當當地立在山頂上。按照《吳地記》裡說:“虎丘山有陡峭險峻的山崖、深幽隱蔽的山谷、茂盛繁密的樹林和深沉幽靜的竹林,可說是江南丘陵溝壑中的佼佼者。”正因為這樣,虎丘才被讚譽為“吳中第一名勝”。
虎丘山雖然海拔只有區區 34.3米,但佔地面積卻有0.19平方公里之多。這座小山丘的山體是由侏羅系火山岩漿構成的,而山上的千人石、試劍石、劍池等地貌特徵則是由流紋岩組成的。不僅如此,虎丘山以東、北、西三個方向的整個平原地區,其第四系沖積層之下也廣泛分佈著侏羅紀火山岩。這一地質現象使得虎丘山成為了一個獨特的地質奇觀,吸引了眾多遊客和地質學家前來探索。。
虎丘的人文歷史可追溯到2500多年前,和蘇州古城一樣歷史悠久。相傳,春秋時期,這裡就是吳王闔閭 的離宮所在。公元前496年,闔閭在吳越之戰中負傷後死去,夫差把他的遺體葬在這裡。據《史記》等書記載,當時徵調十萬軍民施工,並使用大象運輸,穿土鑿池,積壤為丘;靈柩外套銅槨三重,池中灌注水銀,以金鳧玉雁隨葬,並將闔閭生前喜愛的“扁諸”、“魚腸”等三千柄寶劍一同秘藏於幽宮深處。
據說葬經三日,金精化為白虎蹲其上,因號虎丘。”宋代蘇州州學教授朱長文則認為,虎丘因形似蹲虎而得名,並說:“然觀其巖壑之勢,出於天成,疑先有是丘,而闔閭因之以葬也。”清乾隆帝弘曆也表示贊同:“本來巖壑擅天成,虎踞偏稱金氣精。”相傳,吳國滅亡後的數百年間,越王勾踐、秦始皇、東吳孫權,曾先後來此探寶求劍,結果都一無所獲,徒勞而返。
闔閭愛劍,虎丘中最引人入勝的古蹟名劍池勝就是傳為吳王闔閭墓的劍池。從千人石上朝北看,“ 別有洞天”圓洞門旁刻有“虎丘劍池”4個大字,渾厚遒勁,原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獨子顏頵所書。圓洞內石壁上另刻有“風壑雲泉”,筆法瀟灑,傳為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米芾所書。崖左壁有篆文“劍池”二字,傳為大書法家王羲之所書。據方誌上記載,劍池下面是吳王闔閭埋葬的地方。劍池廣約45米,深約6米,終年不幹,清澈見底,可以汲飲。唐代李秀卿曾為“天下第五泉”。
2
每當下雨的時候,虎千人石就會幽幽地滲出淡淡的血色,彷彿在訴說著一個古老而神秘的故事。有人說,這是因為千人石是由火山熔岩形成的,其中含有特殊的化學成分,傳說歸傳說,傳說中的千人石會滲出血水,這個謎團困擾了人們很久,但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我們終於揭開了這個謎底。原來,千人石下面有一種叫做流紋岩的岩石層,其中富含鐵元素。在陽光的作用下,這些鐵元素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了氧化鐵。經過千百年來氣候變化的侵蝕,流紋岩中的氧化鐵逐漸遊離到千人石表面。每當雨水大時,氧化鐵便被雨水沖刷帶出,導致雨水呈現出淡淡的紅色,彷彿是血水滲出一般。這一現象讓人驚歎不已,也讓我們對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然而,還有一種更為離奇的傳說流傳於世。據說,當年吳王夫差建造陵寢時僱傭了十萬名技藝高超的工匠。由於墓室中隱藏著無數珍貴的寶藏,包括銅槨三重、水銀為池以及金玉製成的鳧雁等奇珍異寶。此外,還收藏了三千柄扁諸之劍和盤郢、魚腸等絕世名劍。當陵寢竣工後,吳王擔心這些工匠會洩露墓中的機密機關,於是將他們全部殺害在千人石上。工匠們的鮮血深深地滲透進了千人石中,成為了無法磨滅的印記。因此,每逢雨天,溶岩滲出的血色便成了那些冤死工匠的鮮血,向世人展示著這段悲慘歷史的痕跡。
這個故事有點牽強。在闔閭的女兒因為一條吃剩的魚而自殺之後,竟然還流傳著殺害建墓工匠的傳說。要知道,在那個時代,人口並不像現在這樣眾多,能有多少人可供殺戮呢?因此,我並沒有採納這個說法,而是選擇了用地震導致工匠死亡這一解釋。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