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墨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為沒經歷多少風霜的富家少爺,張學良的政治智慧的確很低,他一直沒搞明白,即使不和日本人打,姿態還是要做足的,人生如戲全靠演技,演都不演就丟了東北,手下的人會覺得老大是個軟蛋,時間長了威信就沒了,當他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準備熱血一把的時候,手下湯玉麟卻不戰而逃,讓張學良在國人面前丟臉丟到了老家,這句話不太合適,因為他早就把老家丟了。
在全國上下一片咒罵聲中,蔣介石看不下去了,表示兄弟還是出去避避風頭吧,河北的事情交給何應欽處理,等風頭過了,你再回來,張學良沒有選擇餘地,只能答應。
何應欽到華北後,採取的措施叫以打促和,打是要打的,再不打沒法向全國人民交代,政府的合法性基礎就喪失了,打是手段,談是目的。
1933年3月-5月,長城抗戰爆發了,中國軍隊在長城的喜峰口、古北口等地和日軍爆發了激烈戰鬥,持續了兩個多月時間。
有一部電視劇叫“大刀向鬼子的頭上砍去”,這部片子拍的很好,看的人熱血沸騰,講的就是長城抗戰的事情,大家可以看看。
電視劇拍的的確很熱血,但提到實際情況就是一把辛酸淚了,有槍有炮誰願意用刀?在參加長城抗戰的軍隊中,裝備最差的就是原來馮玉祥的部下,宋哲元的二十九軍,這支從西北軍改編而來的部隊,是標準的雜牌部隊,屬於後孃養的,連最基本的槍支彈藥都缺,無奈之下只好操起老祖宗留下的兵器——大砍刀,還找了武術名家研究出對付鬼子刺刀的破風八式。
西北軍雖然窮,但是作戰風格一向勇猛,憑著手裡的大刀,他們開展夜戰近戰,用大刀砍死了800個鬼子,取得長城喜峰口戰鬥的勝利,名震天下,我現在腦海中都還浮現出電視劇中的場景:29軍戰士手持砍刀,趁夜摸入鬼子營地,每個戰士對付一個熟睡的鬼子,將刀高高舉起,手起刀落,動作整齊劃一,鮮血頓時像噴泉一樣,讓人感覺特別解氣。
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此戰:明治大帝造兵以來,皇軍名譽盡喪於喜峰口外,而遭受六十年來未有之侮辱。
從此,29軍將領們的大名被中國人牢牢記住:宋哲元、佟麟閣、張自忠、馮治安等等,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英雄。
其實在長城抗戰中,殺敵最多的並不是29軍,而是國民黨中央軍,尤其是黃埔關麟徵,這哥們是真正的猛將,自東征以來,在歷次戰鬥中既勇猛又靈活,表現出極高的軍事天賦,迅速被蔣介石識別並放在領導崗位上,在戰鬥中鍛鍊,在戰鬥中成長,在國軍佇列中,屬於難得的靠本事吃飯的人才。
在長城抗戰中,東北軍王以哲部發揮非常穩定,面對日軍的進攻一觸即潰,為了堵住東北軍留下的防守缺口,關麟徵作為師長,親自率領一個團反擊日軍,雙方數次肉搏,在戰況最激烈的時候,關麟徵身上五處負傷,已經成了一個血人,身邊的人全部戰死,就這樣他也沒下戰場,指揮部隊繼續和日軍死磕,他率領的25師在陣地上和日軍精銳第三師團對戰三天,傷亡4000多人,愣是一步未退,關麟徵因此獲得青天白日勳章,這個是國民黨軍隊官兵的最高榮譽,在國民黨敗退大陸之前,一共只有192個人被授予此勳章,含金量還是非常高的。
雖然國軍表現非常勇猛,無奈中日軍隊實力差距太大,在整個戰鬥中,中國軍隊傷亡6萬多人,日軍傷亡6000多人,10比1的兌換率,很能說明問題了,長城抗戰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國軍雖然失敗了,但對於全體中國人來說,收穫還是很大的,日本人的貪婪讓全體中國人看清了鬼子的野心,從此,“中日必有一戰”成為國人的共識,這個就是“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民意基礎。
在長城抗戰中,西北軍和中央軍的表現讓人肅然起敬,但東北軍簡直就白瞎了他們的大塊頭,在戰鬥中表現的如此之慫,又招來全國罵聲一片,同時汪精衛的人也開始造勢,深情呼喚汪主席回國主持大局,汪精衛多機靈一個人,眼看著蔣介石的把兄弟張學良成了落水狗,不打一下簡直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大義凜然的表示張學良不辭職,我就不回去,堅決不和抗日軟蛋為伍,贏得國內一片叫好聲。
可憐此時張學良精神頹廢,身染毒癮,已經變得骨瘦如柴,當年的翩翩美少年,成為一個鬍子拉碴的中年大叔了,一步錯步步錯,誰讓當初不抵抗就放棄東北老家了呢?一切都是咎由自取,無奈之下,張學良只能通電下野,到歐洲考察去了。
隨後汪精衛回國主政,蔣介石主軍,兩人歷經無數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