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正月二十八,乃是明月堡祭星之日。
此俗傳承至今,不知如何久遠也。“大填倉”一過,家家重貼了對聯,重蒸了供食,備了祭菜,遍告了親戚,商鋪張燈結綵,復又回到除夕景象。大戶出錢,村裡聯絡了戲班子,依角兒的名氣、口碑好壞分別指定在可罕王祠、關帝廟、二朗廟戲臺獻演。
日出之際,明月堡男女老少端著箅子從院門出來。箅子上五個大貢饃,貢饃上插著五色貢花。涓涓細流匯到巷中,再由各巷匯入主街,形成一股充滿嚮往、堅定而暖溼的河流。河流漫過青石階,漫過通向齊雲門的臺階,歸向可罕王神聖且神秘的殿堂。
主殿前平臺之上,偌大個香爐。香爐後,供桌擺了兩丈多長,桌上鋪鑲邊黃布。來至殿前,每戶出一個代表,將祭品整齊擺放供桌上。當日頭爬上東南角的魁星樓閣頂,可罕廟殿頂的金色琉璃熠熠發光,擔任糾首的穆修清清嗓子,將聲音儘可能放大、拉長:
“吉時已到,祭星開始——”
隨之,人們依次到殿前上香、跪拜。一時間,院內香火輝煌,雲天氤氳。祭拜畢,兩個身穿紅色滾邊黃衣的彪形大漢手持水火棍帶路,各廟僧道和俗家弟子六十四人唱著經文列隊隨行,二十八個童男揮舞五彩星旗緊跟其後,四個青壯後生抬著八仙桌,桌上放著香火、麵食、碗菜,其他眾人捧著祭品,肅穆虔誠,亦步亦趨。
祭星隊伍自可罕王祠出發了。
隊伍沿街入廟入巷,依次祭奠了各處神靈及水井、古槐、天地壇等處,落腳在中央土。二十八童男孩將星旗依序陳列於四周,東邊青龍位是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旗,北邊玄武位是鬥、牛、女、虛、危、室、壁七宿旗,南邊朱雀位是井、鬼、柳、星、張、翼、軫七宿旗,西邊白虎位是奎、婁、胃、昴、畢、觜、參七宿旗,彩旗臨風,嘩嘩作響;場地中央豎起金黃傘蓋,八仙桌對著傘蓋、面南擺放。佛道僧眾四面圍合、向中而立。
執事宣讀祭星文:
維中華民國二十年三月十六日,歲逢辛未吉時,我綿上縣明月堡合村僧值香老、納子信士齊聚福地,仰念皇天之大德,俯懷后土之鴻恩,蒙先祖遺訓,承盛世甘飴,式循舊典,行祭祀禮。唯願諸天諸神永佑吾民吾田,保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繁榮阜康,國泰民安。尚饗——
眾人依號令先向西、再向東、南、北、中拜了。此時陽光普照、天朗氣清、風帶松香、百鳥和鳴。再依前時隊形回到可罕王祠,各將祭品放回供桌。村長說了幾句祝辭,又推舉穆修講話。穆修沉穩地走到臺前,目光俯視臺下眾人,心中盪漾著一堡之主的榮耀。
“這次祭星,熱鬧勝於往年。第明,咱村國民小學就要開學啦。這是天大的好事!書田閱世,種地和讀書,在咱明月堡,說透了只這兩件事重要。各家務必要約束子弟,讓娃娃們好好讀書,他日一個個文成武就,揚名立萬,光宗耀祖。娃娃們初小讀完讀高小,讀完高小讀大學,”說著突然心血來潮,毫無預備地脫口而出:“只要是咱村的娃娃,不管是哪門哪姓的,只要考入省城大學,學費由我一人承擔。”臺下人聽了,個個歡呼雀躍,掌聲雷動。
接著分發祭品。依慣例,祭食一分為三,先一份給各寺廟僧值;再一份由各家無論貧富貴賤,平等領取;餘下走親戚的、看熱鬧的,也都領得一份。從頭至尾,唐明和書慎都在人群中。看眾人歡天喜地散去,唐明面色凝重,轉身回屋。隔了會兒,書慎也回來了。唐明問書慎:
“祭星這事你咋看?”書慎來不及回答,唐明接著又問:“古靈精怪之事,你信嗎?”
“敬神如神在。心誠則靈。”
“原來你也這麼認為。我看是積弊沉痾。這沉痾一日不除,社會一日難得進步。”唐明侃侃而談道:“這些所謂民俗,實際是麻醉人心的毒藥,使人消沉於當下,認為富貴貧賤俱是天命,遇到苛政也不敢奮起反抗,遇到壓迫也只會忍氣吞聲。殊不知,神俱是人造的。”
書慎沒想到他會說出這道理來,心想,本有的也罷,人造的也罷,自有其存在的道理,將不可知的命運歸於上天,存個趨吉避凶的念頭,存個懺悔過失的由頭,把心中念想找個寄託,遇事求個心安理得,不是很好嗎?明月堡祭星,儀式始於可罕王祠,終於可罕王祠,據說跟村子的始祖有關,那麼這活動,就有慎終追遠的本意在,這不也是很正常的嗎?心裡這樣想,嘴上卻不肯駁唐明的興致。
“移風易俗,談何容易。”
唐明意識到,書慎跟自己之間,有段不小的距離,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