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臺扶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dt>
&esp;&esp;皇帝與侍臣追念建國的艱難,自然而然地將話題說到了王昂頭上。他指著王昂的畫像,感慨道:“德充從朕起兵,安定天下,立功最高,理應福澤子孫,世受爵祿,與國同久,可惜壯年早逝,獨子陣歿,竟致無後國除,朕每每想起此事,便為德充痛心不已。”
&esp;&esp;“德充”是王昂的表字。
&esp;&esp;陪皇帝登上麒麟閣的侍臣們,聽見皇帝像稱呼老友一樣提及王昂,又一副真情流露的姿態,紛紛讚頌皇帝顧念舊情。又說王昂死後極盡哀榮,威名永存,足以含笑九泉,勸皇帝節哀。
&esp;&esp;“朕坐擁四海,有心報賞德充的功勞,卻無處施為,實為畢生憾事。”皇帝不僅沒節哀,反而越說越傷心。
&esp;&esp;侍臣面面相覷。王昂生封公爵,位列佐命元勳之冠;死後陪祀太廟,皇帝還專門為他立了祠廟,令有司歲時致祭。還要怎樣報功,皇帝才不遺憾?
&esp;&esp;有人想起王昂還有一個女兒,建議道:“越國夫人是王氏血脈,皇上既然追念威忠武公王昂,不如厚賜其女。”
&esp;&esp;皇帝搖頭道:“當年威國公府絕嗣時,朕將德充的公田家產都賜給了他這個獨女,再賜財帛,不過是錦上添花,不足以酬賞功臣之後。”
&esp;&esp;王昂只有一個女兒在世,她又貴為國公夫人,已經是外命婦能得到的最高誥命了,不賜禮物,還能如何酬賞?總不能讓她當國公吧……
&esp;&esp;
&esp;&esp;“皇上寶愛功臣之心,遠邁前王……”
&esp;&esp;“王昂在天有靈,得知皇上追念,必會感激涕零……”
&esp;&esp;在場的侍臣實在想不出還能如何追賞王昂,只好先說幾句歌功頌德的套話。
&esp;&esp;又有人勸道:“越國公世子高睦會試登科,年少有為,又蒙皇上聖旨褒讚。王昂得知外孫出眾,想必足慰英靈。”
&esp;&esp;皇帝聽到高睦的名字,心中得逞,面上不動聲色地讚道:“恩,武臣子弟往往以習文為苦,殊不知,讀書知禮,方可守身。難得高睦好學,未及弱冠就能揚名科場,朕聽說,他也未曾荒廢家學,文武兼修,堪稱英傑。”
&esp;&esp;能充當皇帝侍臣的,都是朝中有頭有臉的人物,他們的家眷,大部分都參加了南樂公主府的花會,自然聽說了花會上的風波。原本事涉舞陽公主的清譽,他們已命家眷緘口,此刻聽到皇帝盛讚高睦,他們很快想起了前幾天的花會。
&esp;&esp;善體聖心的侍臣提議道:“高睦雖只是王氏外孫,卻是王昂唯一的後裔。依臣愚見,皇上欲對王昂盡報功之心,莫如讓高睦結姻帝室,永沐皇恩。王昂泉下有知,定感快慰。”
&esp;&esp;“哦?朕當年將第四女成安公主嫁給德充的兒子,就是想讓兩家永序骨肉之情,可惜成安不爭氣,未能給王氏留下血脈。若能在高睦身上延續姻親之好,也算是了卻了一樁憾事。”皇帝沉吟了片刻,似乎在思考人選,不久之後,他又搖頭嘆道,“只是,朕待字的孫女都還年幼,與高睦年歲相當的,只有朕的幼女舞陽公主。朕若讓舞陽出降高睦,那就是姐妹嫁甥舅,兄妹變姑侄,有傷名教,不妥。”
&esp;&esp;其實,太子的次女年滿十二了,與高睦的年齡差不算太大。皇帝如果真想給高睦配個孫女,不是沒有人選。
&esp;&esp;皇后崩逝多年,皇帝不曾再冊立新後,太子正妃作為皇家的冢婦,接手了很多內廷事務。舞陽公主絕食了整整三天,又曾發生暈厥,還傳召了太醫看診,主管內廷的太子妃,又不是個聾子,自然是聽到了風聲的。外臣不知道舞陽公主絕食尋死之事,太子透過太子妃,卻對此有所耳聞。他還知道,幼妹絕食,就是為了高睦。
&esp;&esp;因此,太子侍立在皇帝身側,一聽皇帝提及“高睦”,就猜到了父皇的意圖。他欲言又止地看了皇帝一眼,顧忌外臣在側,最終沒有張嘴。
&esp;&esp;皇帝如果真的覺得“有傷名教”,提都不該提舞陽公主。侍臣們不清楚皇孫女們的年齡,卻聽明白了皇帝的心意,他們之中不乏熟知歷代典故的飽學之士,早已說道:“先秦列國,世代為婚,互稱甥舅,屢見姐妹嫁叔侄、兄弟娶姨甥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