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之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期工程還未拆除,唯一的一臺微型聚變反應堆還在支撐著那兩個車間源源不斷的生產著各種食物,他才沒有遭遇糧食危機。
否則,工程延期了這麼長時間,說不得他就只能再度啟用那兩個澱粉反應釜,依靠澱粉餬口了。
實際施工環境畢竟太過複雜,過程之中會遇到什麼根本無法提前預判。哪怕在地球之上,計劃製作的再完善,到了最後超出預算,超出工期的事情都數不勝數。
幸好,現在終於將這些東西弄完了。
緊接著,趙長星馬不停蹄的開始了無土栽培車間與畜牧養殖車間的內部各種管道與線纜的鋪設,並在三個多月之後完成。
到了這時候,就該正式停止一期工程的運轉,將微型聚變反應堆移植到人類一號基地維生區之中來了。
一期工程維生區之中,趙長星神色凝重的關停了微型聚變反應堆,片刻之後,發電機停止運轉,整個一期工程所有房間,照明系統,水,空氣迴圈系統,溫控系統等等,同時停止了工作,整個一期工程所有建築立刻變得一片漆黑。
溫度開始迅速下降,最多在20個小時之內,房間之內的溫度就將與外界一樣。
那是連氣體都可以凍成固體的極寒溫度。
趙長星穿著宇航服,開始用各種工具將這個大傢伙一點一點的拆解開來,並小心翼翼的為其加上防護,防止轉運過程之中受到損壞。
如果它哪兒壞掉了,那麻煩就大了。
紅旗號太空車為了這次轉運,已經被臨時改裝成了拖車,就在外邊等著。
在塞德娜星極低的重力之下,趙長星如同大力士一般,輕而易舉的搬起了重達數百公斤重的反應堆部件,將其固定在了拖車之上。如是往返幾次,才開著太空車,將它們運到了新的地點。
又小心翼翼的將其組裝起來,自檢之後,趙長星凝重的按下了啟動鍵。
伴隨著一陣顫動——原本應該有聲音的,但維生區之中是真空狀態,所以聲音無法傳遞過來——顯示螢幕之上出現了啟動成功的提示。
在微型聚變反應堆所提供的能源之下,大型發電機開始了運轉。維生區之中的照明燈立刻亮起。有了電力,其餘的空氣迴圈系統、水迴圈系統、溫控系統等也開始了運轉。
趙長星離開這裡,走到了無土栽培車間之中。此刻,這個碩大的,空蕩蕩的房間之中一片光明。
看了看儀表讀數,趙長星直接將宇航服脫了下來。微冷的空氣撲面而來,瞬間將他環繞。
現在溫度暫時還有點低,但很快就會提升上來。
“終於不用穿著這玩意兒幹活了。”
趙長星感慨了一句。
接下來的日子,在他日復一日的忙碌之下,那一堆堆雜亂的建材在他手中漸漸變成了一個個隔斷,一排排架子,一個個照明燈,一個個監控儀,又或者各種複雜精密的機械。
耗費了將近半年時間,面積高達600平米,無土栽培車間的大豆種植區首先完工。
與一期工程不同,這裡的無土栽培車間自動化程度極高。從播種到收穫,以及中間的培育,營養液的供應和自動調整等,幾乎全程無需人力干預。需要人工做的事情,差不多也就只有日常的監控,偶爾出現意外之後的維修,以及對於一些資料的操控和調整罷了。
此刻,大豆種植車間之中,屋頂是一排排的日光燈,地板上則是一排排擺放整齊的架子,不同的架子之間全部由營養液輸送管道連線,數十臺機器人在架子與架子之間穿梭,在小希的操控之下進行著前期的基質調整工作。在它們身後,另一些機器人則將種子播種了上去。
三個月之後,第一批大豆就可以收穫了。
滿意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勞動成果,趙長星關閉了大豆車間的封閉門,來到了水稻車間。
這裡還有一些工作需要收尾,估計再有十幾天時間,面積有300平米,年產大米三噸的水稻車間,也就可以投入運轉了。
而現在,距離趙長星來到塞德娜星,已經過去了差不多五年時間。孩子們此刻已經四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