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影俠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重要,明朝從建國之初就在長城沿線各隘口設兵戍守。
在遵化長城沿線設軍守備,始於明太祖時期。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派大將徐達戍守長城邊務,又聽從淮安侯華雲龍建議,在永平、薊州、密雲以西二千餘里長城的一百二十九個關隘處,皆置戍守。其中在遵化境內的關口就有二十餘處,如馬蘭峪、洪山口、馬蹄峪、秋科峪等。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在遵化縣城以南設遵化衛。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又在遵化境內設寬河守禦千戶所。明成祖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又將原在內蒙古托克托縣境內的東勝右屯衛調防至遵化縣城南,並在縣城東南又設忠義中屯衛。明中期以後,又派駐邊防軍。明世宗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駐遵邊防軍隸屬於薊鎮總兵。因遵化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所以明朝時期在兵力的縱深配置上,將遵化縣列為第一線。而遵化縣的兵力,又主要是放置在長城沿線上。且因遵化地位的日漸重要,巡撫順天府等地方官員也將衙門安設在遵化。
這一時期,遵化經濟的發展主要體現在鐵冶上,朱元璋以擾民為理由,對冶鐵一事加以限制。後來,因北方的戰略地位日益加重,朝廷開始重視冶煉事。遵化鐵冶廠興建,不晚於永樂初年。它的最初廠址是在遵化西北的西下營鄉沙坡峪,後遷至小廠鄉松棚峪,明英宗即位之初,鐵廠關閉,正統元年(公元1436年)又加以恢復。正統三年遷到鐵廠,舊名白治莊地方。明代的鐵冶廠之所以始終建在遵化境內,一是因為此地鐵礦資源豐富。據明宋應星《天工開物》一書記載,“燕京遵化與山西平陽,則皆砂鐵之藪也。凡砂鐵,一拋土膜,即現其形,取來淘洗,入爐煎煉,熔化之後,與錠鐵無二也。”二是燃料資源較為充足,鐵冶所需的燃料基本為木炭,燕山山脈自古就生長著茂密的森林,自霧靈山經喜峰口到山海關,良材良木,無處不在。三是這裡的技術力量的勞動力資源也很雄厚。遵化鐵冶自唐朝時即有開採。在長期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力量的經驗。
在全盛之時,鐵廠的夫匠達到2560名,每年鍊鐵常額為二十萬斤,到明宣德年間,最多達到三十萬斤。成為明朝時期北方最大的冶鐵廠。不但鐵礦石數量多,而且遵化還有冶鐵的助熔劑_螢石,這些石頭產於水門口,為鍊鐵提供了必備的原材料。
,!
隨著情況的變化,到明萬曆時,遵化鐵冶廠終於停工。其中原因,一是機構龐雜,費用過大;二是薪炭逐漸貧乏,燃料難以為繼。三是到明朝後期商品經濟日漸發達,可以從市場上獲得更多的鐵料。
明中葉以後,京師用糧的矛盾日益嚴重。為解決這一問題,克服南糧北運帶來的困難,當時朝廷中就有人提出建議開發就畿水利,發展這一地區的農業生產。工料給事中徐貞明在其所著的《潞水客談》中就對京東水利的開發進行了論證。除密雲盧龍、撫寧等縣外,他還以遵化為例,說明了開墾水田的可行性。遵化西南平安城夾運河而下,及沙河鋪地方,又鐵廠湧珠湖以下,至韭菜溝、上素河、下素河百餘里,夾河皆可成田。水稻的生產和明末玉米引進到北方種植,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明朝初期,遵化一帶森林密佈。因鐵冶用炭、開荒造田、宮廷建築等用材,明中期以後,森林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與此同時,北方的林果業卻得以發展。遵化蔽蔭寺的綿梨,“味甘芳諸梨品,風落之則碎”,在當時即被稱為上品。
明初以來,在京東的薊鎮、永平、山海關一線修築長城,從而使之成為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一條分界線。同時,由於各族人民之間相互交往的需要,在長城沿線又形成了集貿市場,這裡又成為各族人民經濟貿易的重要場所。少數民族所需要的鐵器、糧食,漢族所需要的皮毛、馬匹等都在這裡進行交易。遵化做為這條交易線的組成部分,經濟貿易也得到了發展。當然這種發展,是受到封建社會政治、軍事深刻影響的。如明嘉靖年間,蒙古俺答汗曾屢次要求與明0互市,卻一再遭到拒絕,致使兩族之間戰爭不斷,而隆慶年間,由於採取了正確的民族政策,實行互市,從而使漢蒙兩族的經濟都得到了較好的發展,不但為明朝自己贏得了發展的機會,也為清朝與蒙古的和好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明朝洪武二年十月,朱元璋就下旨“詔天下郡縣立學”。並下詔,令丞相等人會同商議學校管理辦法。經皇帝審閱之後,頒行天下,刻於各州縣學府碑上,名為《學制碑》。此碑在民國時尚存於縣學堂中。由於朝廷的重視,明朝時對於學校的建設還是較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