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聖誕前夕,俱樂部的瘋狂 (第1/4頁)
有腹肌的園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陳院士說得對。”
林棟走到白板前,拿起馬克筆快速畫出一個複雜的控制迴路。
同時泰坦控制投影儀投射出一個精密的系統架構圖。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個多重反饋系統,因為每個環節都必須做到納秒級別的精確控制。這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最複雜的控制系統之一。”
隨後林棟繼續講解改造工程。
工程將被分為幾個階段進行。
首先是氫同位素注入系統的改造,這是整個工程的基礎和關鍵。
沒有這個系統的完美執行,後續的一切都將成為空談。
“我們主要使用氘和氚作為燃料,氣體純度必須達到99.999%以上,這是確保反應穩定的基本前提。為此,我們設計了這套多級分離系統。”
他的目光掃過會議室後方在場每一位工程師的臉龐,確保他們都能跟上自己的思路。
“每個控制閥門都必須配備獨立的控制單元和備用系統。”
在場的工程師們專注地記錄著每個細節。
突然,一個年輕的聲音響起,打破了會議室的沉靜。
是年輕的工程師小周,他剛從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畢業回國報效祖國。
還帶著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特有的創新思維和熱情。
“林教授!”小周舉手提出建議,聲音裡帶著幾分興奮,“我覺得如果在控制閥門上使用超導材料,可以大大提高控制精度。”
他快速開啟膝上型電腦,調出一組精心準備的資料,“雖然成本會增加,但根據我的計算,控制精度可以提高至少一個數量級。對於整個專案來說,這筆投入是值得的。”
林棟露出讚賞的笑容。
“這是個很好的想法,但我們的冷卻系統沒辦法控制讓閥門的超導材料一直處於超低溫,也就是說,材料限制了你這個想法。等什麼時候能夠使用室溫超導了,我會採取你的方案。”
“林教授您指教的是,目前的超導材料一旦脫離超低溫,導電效能實在是不如尋常材料。”小周有些羞愧。
“科學鼓勵新想法,不過我們要為整個城市的安全負責。”
隨著會議的結束,各位專家開始逐步離開會議室,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對未來的期待。
李思雨則悄然走近林棟,遞上了一杯熱茶。
“林總,今天的會議很順利,陳院士和物理所的幾位教授對專案進展都充滿信心。”
林棟接過茶,微笑著點了點頭。
“他們自然信心滿滿,我都已經把可控核聚變最難的難關攻克了。剩下的不過是需要時間建設罷了,希望他們能從這個過程中學到一些知識。”
文明的進步需要個人的偉力,也離不開集體的力量。
即便擁有系統,林棟也深知一個人的精力終究有限。
“思雨,接下來的一週時間,我需要你多關注下媒體的風向,還有我們講座後公眾的反應。這次的科普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不能講座一過去,輿論風向又變了。”
李思雨記下了林棟的要求,她的職責就是盡善盡美地執行他的命令。
隨著核電站改造工程的不斷推進,舟山的冬日也逐漸進入了最寒冷的季節。
幾場細雪過後,整個城市籠罩在一層薄薄的白色霜霧中,給這座正在發生巨大變革的城市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工地上的工人們穿著厚厚的棉衣,裝置上結滿了冰霜,但即便是寒風刺骨,大家的工作熱情依舊不減。
整個核電站因為彙集了眾多專家,安保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天盾安保在核電站設定了三重防線。
外圍是全天候巡邏的戰術小組,手持最新型號的熱感偵測裝置,負責監控可疑活動。
中層安裝了密集的電子監控網,包括地震波檢測器和紅外感應器。
最內層則是武裝安檢站,所有進出人員必須透過嚴格的生物識別驗證。
特別是對林棟運送來的特殊超導材料,天盾安保採取了最高階別的管控措施。
這些價值連城的材料被存放在地下三層的低溫庫房,恆溫-163攝氏度。
每次提取都需要三位不同許可權主管的生物認證,且所有操作都會被系統自動記錄存檔。
任何數量的材料出入庫,都要透過專門的溯源系統登記,確保去向可查。
至於最核心的大型反應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