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科學無國界,但我有 (第1/3頁)
有腹肌的園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hc第一次成功執行後的清晨。
舟山的陽光透過控制室巨大的落地窗,在光潔的大理石地面上投下一道道細長的光影。
林棟站在窗前,雙手背在身後,凝視著遠處那座巨大的環形建築,它在晨光中顯得格外莊嚴壯觀。
控制室裡依然瀰漫著昨晚慶祝後的興奮氣氛。
牆上的大螢幕還在重新整理著各種資料,幾個年輕的研究員正在認真記錄每一項引數。
他們的臉上都帶著疲憊卻滿足的笑容,時不時交換著意味深長的眼神,彷彿在無聲地分享著共同的喜悅。
“資料總體看起來很穩定,能量輸出完全符合預期。”一位戴著眼鏡的研究員低聲說道。
“粒子束的相干性也保持得很好,”另一位研究員補充道,“林教授的設計簡直太完美了。”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控制室的氛圍。
李思雨推開門快步走進來。
“林總。”李思雨走到林棟身邊,稍稍調整了一下呼吸,“各大媒體記者都在外面等候,他們想了解專案的下一步計劃。新華社、人民日報、科技日報的記者都來了,還有幾家國際媒體。”
她頓了頓,又補充道,“而且,中科院和各大研究所那邊也在詢問,想知道lhc什麼時候可以開放給其他科研團隊使用。”
林棟轉過身,他的目光掃過牆上顯示著電網負載的監測螢幕。
熒藍色的曲線起伏不定,清晰地顯示著整個系統的能源消耗狀況。
“能源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在完全解決電力問題之前,我們還不能全面開放。那些媒體的採訪就由你代表我出面吧。”
“好的,林總,那我就按照標準的流程去答覆了。”
“哦對了,思雨。還有件事,你要幫我安排。我計劃舉辦一週的科普講座,讓民眾更加了解什麼是lhc。”
“科普講座?確實,這可以幫助緩解大停電帶來的負面影響。相信皇甫市長會因此鬆一口氣。”
“那你可以同步給她這個好訊息,第一場講座...就安排在舟山體育館舉行好了。”
“需要我通知媒體做預熱報道嗎?”
“可以,但要把重點放在科普教育上,儘量多讓感興趣的市民參加,不要過度渲染。另外,請幾位資深科普作家幫忙把講座內容整理成通俗易懂的文章。”
林教授開辦講座的訊息很快在舟山傳開。
首場當天,體育館外排起了長龍。
整個會場內座無虛席,後排甚至還站著不少人。
有白髮蒼蒼的老者,也有揹著書包的中學生;有穿著工裝的工人,也有西裝革履的企業家。
整個會場瀰漫著一種求知的熱切氣氛。
所有人都專注地等待著講座開始。
下午兩點整,林棟走上講臺。
他穿著一件簡單的白色羊毛外套,顯得平易近人。
整個會場立即安靜下來,只有暖風機運轉的細微聲響。
“今天,我想用一個簡單的比喻開始我們的講座。”林棟拿起桌上準備好的兩個嶄新的乒乓球,在掌心輕輕摩挲。
“假設我們把這兩個乒乓球加速到接近光速,讓它們相撞。在這種極端條件下,乒乓球會碎裂成更小的碎片。透過研究這些碎片,我們將更全面地瞭解乒乓球的本質構成,而不是簡簡單單得出塑膠製品這個結論。”
他舉起乒乓球,透過led大螢幕,讓每個人都能看清。
“在場的很多人也許都不知道,如果我們能把這個小球加速到光速的99.9999%,那麼它的質量會因為相對論效應變得比一頭大象還要重。”
臺下傳來一陣驚訝的抽氣聲。
“強子對撞機做的,就是這樣的事情,只不過研究物件是比原子還小億萬倍的基本粒子。透過這些研究,我們能更深入地理解物質的本質,理解宇宙的起源。”
林棟的聲音平和而富有感染力,專業的物理概念在他的解釋下變得生動易懂。
臺下不時響起恍然大悟的低語。
有人拿出手機記錄,有人認真做著筆記。
講座的提問環節,一位戴著金絲眼鏡的中年男子舉起手。
他的衣著整潔,胸前彆著記者證。
“林教授,我是本地《舟山日報》的記者。這麼高的能量,會不會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我們統計過,最近收到了大量市民關於安全問題的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