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同時,寂無之域亦同化此等寂無之靈,欲融之於寂無。
然真靈若有一絲甦醒,則可借異於往昔之通恆凡則,喚醒寂無之靈,並收被同化者;此乃以寂無釣寂無之奇法。
經此,真靈量級遠超往昔,可達數十億倍,然凝練度減,略顯失真;故需再度凝練。
凝練前,因真靈用異則,與恆真體感應微弱;恆真體之化無劫,亦對換“面”之真靈感陌生,不輕攻;然真靈一觸恆真體,感應即復,化無劫亦侵心域,使真靈無所逃。
復甦後之真靈,縱不凝練,不觸恆真體,亦終被識;因恆真體與真靈有難割之聯;縱遁逃不復蘇,亦終將被感,難逃化無之局。
而今,此已為其第九次之封殘以通恆凡則而歸;
凡身於凡則世界中所書之心神九變,即為新創通恆凡則之法;
他已九歸,也新創了九種不同的通恆凡則之法;
按原計,亦存有以凡通無之意,嘗試能否以凡通真更進一步……
於迴光返照之際,有一境,稱為“中陰光明境”,真靈處於此境之中,清明異常;王道先此刻正處此境。
中陰光明境,其名由來有三:其一,中者、恆也,恆者,能也。世人常言中庸,初見以為中者庸也,實則不然;居中之道,能上能下,能屈能伸,能進能退,雖看似平平淡淡,實則能下潛深淵,上凌九天,其勢理所當然,冠冕堂皇,磅礴大氣;故中庸非庸,乃浩然也;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因中而能存,因存而能恆,因恆故而能也;故此處,以“中”而象無限可能之意。
其二,凡境陰陽兩分,中陰天為陰靈所歸;陰者,取道象陰陽之“陰”意,以中分而承接之,故此境以“中陰”為名。
其三,中陰光明境,實為本身真靈感應巨大危機而自救激發所成之特殊妙境;真靈可柔而無形,無有入無間,故以“陰”象之;光明者,通明之意也,喻此境之清澈明亮,無所遮蔽。
此中陰光明境,與頓悟有相似之處,然也有區別:頓者、執也,所悟者即為所執,執於劍則悟於劍,執於術則悟於術,亦為由激發自身潛能所致;頓悟之境明所執,中陰光明境之中卻能明照萬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