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介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啊,如果沒有人類的思考,宇宙存在不存在對人類又有什麼意義呢?
而人類的思想也是一個巨大的“宇宙”啊。宇宙是有限的,而人類的思想卻是無限的。
因為宇宙就那一個樣子,而人卻可以“胡思亂想”。冀羅不由的笑了起來。
冀羅的思想不禁遊走在人類的那些“胡思亂想”中。他想到了“天圓地方”說,他想到了“動物託舉陸地”說,他想到了“上帝創世”說,他想到了亞里士多德。
亞里士多德(aristoteles,希臘文為apiσtot?λη?,公元前384年6月19日—前322年3月7日),古希臘人,出生於希臘北部馬其頓王國統治下的斯塔吉拉城,是古希臘時期著名的哲學家、科學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學理論家,他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
雖然亞里士多德在科學方面的許多論述被後來的科學家認為是錯的。
比如最著名的伽利略的實驗“兩個小球同時落地”。
但他最重要的貢獻是為人類科學發展立了許多可以逾越的“標杆”。牛頓的經典力學不是一度認為“不可逾越”而最終也被逾越了嗎?
因此亞里亞多德的貢獻也是巨大的,包括古代人類一些“胡思亂想”也是有貢獻的,就是早早地為科學的發展立了一個“標杆”。
想到了“標杆”,冀羅又想到了一位科學家—達爾文。
達爾文是“生物進化論”的創立者,1831年他乘坐英國海軍的“小獵犬號”艦環球考察。這次考察改變了他的一生,也改變了生物學界。《物種起源》一書的出版宣告了生物進化論的奠基。
冀羅想到,生物需要適應自然界的條件,所以生物需要不斷的進化,由低等到高階,由水生到陸生。
然而一塊石頭也需要適應才能存在,它為什麼不進化呢?
這當然與生物最初誕生的特質有關,石頭不具備生物進化的特質。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生物具有進化的特質而石頭不具有呢?是不是說一種物質(生命當然也是一種物質)從它誕生以來就決定了它的未來和命運呢?
而生命的未來和命運又是什麼呢?而生命的終極形態和宇宙的終極形態又有什麼關係呢?
冀羅陷入了苦苦的思索中……
冀羅又想到了他做的那個夢,那個從未來回到過去的夢,那個夢是如此的清晰,以至於讓他感得就是剛剛發生的一樣。而夢中的“思考”讓他覺得這個夢並不荒唐。
“不管怎樣,我要做現實版的‘亞里士多德’”冀羅自言自語道。
幾個月以後,理論物理學家冀羅的《反向邏輯—物理學的終結也是物理學的開始》發表了。
在論文發表後的科學界,猶如平靜湖面被投入一顆巨石,激起了千層浪。
一部分科學家對冀羅的《反向邏輯—物理學的終結也是物理學的開始》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和深入探討的熱情。
他們認為冀羅的觀點新穎且大膽,為物理學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考角度。
這些科學家們仔細研讀論文中的每一個論點和論據,在學術研討會上積極交流對其中概念和邏輯的理解,彷彿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別樣的曙光,期望能借此開拓出物理學新的領域和方向。
他們讚賞冀羅敢於突破傳統的勇氣,認為這篇論文或許真的有可能成為物理學變革的導火索,引領物理學走向一個新的開端,對其未來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充滿期待。
然而,另一部分科學家則對這篇論文持懷疑甚至批判的態度。
他們認為冀羅的理論過於激進和荒誕,完全顛覆了現有的物理學基礎和體系,是對經典物理學的一種褻瀆。
在他們看來,現有的物理學理論經過了長時間的驗證和發展,是無數科學家智慧的結晶,豈能被一篇論文輕易推翻。
這些科學家指責冀羅的論文缺乏足夠的實驗證據支撐,只是空有理論架構而無實際驗證,認為這不過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他們在各種學術場合對冀羅的論文提出嚴厲的質疑和反駁,堅決扞衛傳統物理學的尊嚴和地位,將冀羅的理論視為一種離經叛道的異端學說,不屑一顧。
而在整個科學界的輿論場中,各種爭論和討論此起彼伏。
學術期刊上,關於冀羅論文的評論文章一篇接著一篇,有的力挺,有的駁斥,熱鬧非凡。
在科研機構的會議室裡,科學家們分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