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歷史的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曉的舉動,才是真正地給了佛門至少是禪宗一脈一個大大的人情,雖然嘴裡還與林曉爭執無休,但實際上已經千肯萬肯了。
慧可大師看不明白林曉的做法,卻不知道林曉這也不過是一種預先投資,就像俗話說的那樣,“大勢滔滔,無可違逆”。與其現在依舊與佛門死頂硬扛,到後來佛門大興,再轉身修好,那才叫跌份呢。
再說了,林曉覺得自己現在還沒有那個能力作為棋手,既然大勢不可違逆,自己也插手給佛門添過一點堵,但也要給出一點甜頭吧?而現在沒有阻礙辛如玉參悟佛經,就可以說是林曉做出的最大的讓步了。當然了,未來心如神尼與峨眉的關係十分密切,不僅將沈秀要過去繼承了自己的衣缽,還給了峨眉派的三代弟子不少的好處。這說明,至少辛如玉也是要領林曉的好意的,畢竟更進一步的道途比什麼都重要。
慧可大師的認可,說起來對林曉也有不少的好處,畢竟佛門是大戶,手裡積攢的無數天才地寶大都仍在一旁放著,並沒有多少應用之處,別看林曉從大雄禪師那裡討來了不少寶貝,就連西方八寶功德神泥都有兩丸,但是又有誰嫌手裡的寶物少呢?林曉自覺收的徒弟不少,囊中甚是羞澀,此時與佛門幾個高僧交好,讓他們欠下了人情,未來才好搜刮一二啊。
和尚可沒有林曉的彎彎繞,看林曉只是要一件自己師弟未來註定了要捨棄的仙劍,自己只需要給上一個建議,還真是心裡有些感動,覺得自己有些小人,這一來還就真的讓林曉把這個人情坐實了。尤其是現在,對於林曉的提議,和尚也就只會贊成,當下兩人一僧一道,安步當車,從巖壁下向辛如玉遇到和尚時候的那株松樹走去。至於蒲團、茶具、矮几早就被林曉一袖子兜走,巖壁下只剩下了隱隱浮動的茶香。
一僧一道來的恰到好處,距離松樹還有百步,兩人就看到松樹下有柔和的金色光芒閃動,一圈一圈地向著四周擴散,碩大的一顆松樹,簡直變成了通體金色。要不是此地雖在峨眉前山,但因山道蜿蜒,行走困難,導致人跡罕至(仙俠世界裡的峨眉山,山中靈藥遍地,精怪無數,因而開發困難,雖然南漢帝國時代就有僧人來此建寺,但是僅在山腳下,而未能真正進山。前文所說解脫坡,其中就有一種解釋,就是來人到此解脫凡塵。其中深意,可以自己思考。)
其實最早的金光是從辛如玉開啟貝葉經文後,從貝葉佛經中投射出來的,但是隨著辛如玉參悟,金光慢慢從佛經中轉到辛如玉身上放射而出,並且越來越盛,最後連貝葉經文都被辛如玉身上的金光所掩蓋。
林曉和慧可過來的時候,正是金光最盛的時候,漫天金光璀璨卻並不刺眼,隨著兩人的靠近,也慢慢開始收攏到一起,等兩人走到樹下的時候,金光也只剩了薄薄一層,貼在辛如玉的衣服上,而此時辛如玉手中拿著的那部貝葉佛經,卻一點一點化為一個個金色字元飛起,然後一聲隱隱的佛讖傳來,無數金色字元百川入海般的消失在辛如玉的額頭,二與此同時,辛如玉腦後卻浮起一個金色光輪,轉眼間消失不見。
不等林曉或者慧可說話,辛如玉在松樹下頌唸了一聲佛號,聲音雖然不大,卻似乎有一種黃鐘大呂的感覺,甚至整個山谷中都在迴響。
林曉和慧可不約而同一起祝道:“恭喜道友得道。”
沒錯,此時的景象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辛如玉將慧可的那部貝葉佛經已經參悟透徹,將其吸收並化作自身成長的資糧,旁門少了一個高手,但佛門多了一個大能。在林曉的位置,旁門畢竟容易走偏,上升無路的時候,難免有倒行逆施,儘管辛如玉與自家友好,但是辛如玉這類慣常我行我素,不以是非對人而以親疏分辨的旁門高手實在是麻煩居多,而不是助力居上,所以對於辛如玉能歸入佛門,林曉當然還是要給以恭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