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憶曉南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行山之為天險,在於它不僅僅是一道孤零零山脈。太古混沌之時,這太行山南北連綿拔地崛起,便轟隆隆順勢帶起了一道東西橫亙百餘里的廣袤山塬。
&esp;&esp;於是,太行山就成了南北千里、東西百餘里甚至數百里的一道蒼莽高地。
&esp;&esp;更有甚者,這道綿延千里的險峻山塬,僅有東西出口八個,均而論之,每百餘里一個通道而已。所謂出口,便是東西橫貫的峽谷,古人叫做“陘”這八道出入口,便是赫赫大名的“太行八陘”自南向北,這八陘分別是:軹關陘。軹者,車軸之端也。軹關者,通道僅當一軹之險關也。這個陘口位於河內太行山南端(今河南省濟源縣西北),是河內進入上黨山地的第一通道,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魏國在軹陘口修築了一座駐軍城堡,叫做軹邑,專司防守這個重要通道。太行陘。亦名太行關,位於河內太行山南麓之丹水出口,正對韓國野王要塞,是為韓國連線上黨的唯一通道。白陘。亦名孟門,位於河內太行山北折處(今河南省輝縣西)。魏國在這裡也同樣修築了防守城堡,叫做共邑。滏口陘。因在太行山東麓滏水河口而得名,位於趙都邯鄲西南的石鼓山(古稱滏山),山嶺高深,形勢險峻,為趙國進入太行山以西之上黨的最重要通道。井陘。亦名土門關,位於太行山東麓井陘山,為趙國西出汾水河谷的重要通道,更是秦國從晉陽進入趙國的重要通道。飛狐陘。亦名蜚狐陘,位於太行山東麓恆山之峽谷口。兩崖峭立,一線微通,迤儷蜿蜒百有餘裡,是燕趙通胡之要道。蒲陰陘。亦名子莊關,位於太行山東麓之燕國易縣西北,是燕國向西進入樓煩的唯一通道。後世稱為金陂關、紫荊關。軍都陘。亦名關溝,為太行山最北之通道,位於燕國薊城北部之軍都山,是燕國北上胡地之通道。如此天險,秦國大軍要越過太行山,卻是談何容易這八條通道中,北邊四條(井陘、飛狐陘、蒲陰陘、軍都陘)秦國是無法利用的。因為秦國大軍只有從河西高原渡過黃河、翻越呂梁山、穿過汾水河谷平原,才只有利用北邊兩陘(井陘、飛狐陘)的可能。
&esp;&esp;其一是這條路線在當時根本不可能行進大軍,其二是縱然千方百計行軍抵達,大軍也沒有可以展開的戰場,趙軍若是把住關口,堪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種特殊的情勢,便決定了秦國不可能從太行山北段進逼趙國。
&esp;&esp;從秦趙抗衡的軍爭大勢看,此時的秦國已經穩定佔據了河東、河內兩郡,北邊的晉陽也在與趙國拉鋸之中。
&esp;&esp;最可行的進逼趙國的通道便是太行山南段的四條通道——軹關陘、太行陘、白陘、滏口陘。這四條通道,除了滏口陘在趙國腹地,其餘三條恰恰都在目下秦國的河內郡。然則,整個這四條通道卻都要透過一片要害山地,這片山地便是上黨。上黨者,以其高“上堪與天黨”之讚譽得名也,可見其巍巍乎高踞中原之威勢。太行山巨排空般崛起時,連帶掀起了一大片崢嶸高絕的山地,西面威逼汾水河谷,東面鳥瞰邯鄲谷地,這便是橫亙於兩大谷地平原之間的上黨高地。
&esp;&esp;這片高地北起閼與,南至河內與太行山連為一體,南北長三百餘里。西起少水,東至漳水與太行山渾然一體,東西寬二百餘里。
&esp;&esp;此上黨山地嵯峨,河流紛紜,峽谷交錯,林木蒼茫,除了四條陘口出入,整個上黨便彷彿一個渾然無孔混沌未開的太古封閉之地。便在這四條陘口漸行交匯的東部高地,恰便有一座險峻關口當道,這便是赫赫大名的壺關
&esp;&esp;此地兩山夾峙,狀如壺口,春秋晉國便在這裡設定城堡關口,得名壺關。有了這壺關,便是你進入上黨,也無法繞過它而進入趙國;當然,趙國即便從滏口陘進入上黨,不越過壺關,也是無法南下西出。如此看去,上黨山地便成了巍然矗立在太行山西麓的一道峻絕天險。
&esp;&esp;若是趙國盡得上黨之地,便是邯鄲西部天然的戰略屏障,可一舉將秦國壓制在河內。
&esp;&esp;秦國若得上黨,便可居高臨下地逼近到邯鄲百里之內,形成泰山壓頂之勢,趙國便是腹地大開,再也無險可守。雖然秦國也可從安陽北進趙國,然則卻必須渡過漳水之險方可北進,其威力便遠遠不如奪取上黨。而要奪取上黨,大軍出動糧草是個很大的問題,透過野王的水路運輸,將是最為便捷的方式,惟其如此,上黨天險便陡然大放異彩的同時,野王城就成了一枚重要的棋子,成為秦國志在必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