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終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直刺,從而進攻對手雙目。這兩招都足以讓對方防不勝防……..”
白復講到興起,劈手奪過亦蟬的寶劍,刷刷刷三個劍花,身形展開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看的楊亦蟬屏住呼吸,目不暇給。青城十三式是她入青城學的第一套劍法,有了一定的基礎。從頭到尾回憶一遍,確實如白復所教。按此分解下來,果然比之前硬生生記套路容易多了。
白復收劍後,楊亦蟬滿心讚歎,但也有個疑問:“復師兄,這樣變化雖然神妙,好像和師父教的第五式和第六式的起承轉合不一樣了?使出來,師父會不會責罵?”
“人是死的,劍是活的。比劍中,對手預判到了你的招式,明明已經用劍指向你的右後方。你是願意墨守成規,把身子右轉,主動撞向對手的劍尖兒呢,還是靈活運用第五式,讓身子左轉,抄對手的左肋空擋呢?是師父責罵要緊,還是你的性命要緊?
再說了,師父從來不僵化的教授劍法。平日讓我們反覆練習,只是為了固化我們的基本動作,保證出招快速、精準。在比劍中鼓勵我們靈活運用所學。只有這樣,劍法才算是真正學會了。按此道理,天下任何一門武功都能快速融會貫通!”白復持劍在手,有種捭闔天下的氣勢。小小年紀的他竟悟出了武學中的大道理。
楊亦蟬不再遲疑,接過佩劍,按照白復剛才所教,細心體會青城十三式劍法的最少要訣。越練越覺得有道理,越練越覺得得心應手。一個時辰不知不覺過去,這套劍法算是真正融會貫通啦!
收劍結束後,楊亦蟬大汗淋漓,卻也酣暢淋漓。看著陽光下慵懶微笑的白復,心裡也格外感激。遠處,夕陽西照,玫瑰色的火燒雲如魚鱗般映紅了整個天空,陽光透過青松翠柏輝灑下來,映出一圈圈光暈,溫暖而不刺眼。此次此刻,這裡變成了她真正的家。在這裡她有了師父和朋友,有了愛和溫暖。這一切讓她內心安定而寧靜。她已經喜歡上了這裡,希望時間能夠停留在這一刻,永遠也不要分離……
很多年後,楊亦蟬依然很清晰地記得這一天,站在九鄉蔭翠谷口,夕陽無限,彩霞滿天,風穿松林,梔子花香,還有,白復年輕的氣息……
如果愛,請深愛。雁南歸,人難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