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終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果你不曾來過或者不曾離去,那麼我的世界也許仍舊會是春暖花開……
佚名
度過了最初的艱難幾日,白楊二人慢慢開始熟悉,亦蟬的話也多了起來。亦蟬當初跳崖時,已下了必死的決心。被白復救下後,幽冥谷底驚心動魄的頭幾日,讓亦蟬無暇細想。等到生活安定下來,亦蟬雖再無死念,但心緒紛亂、鬱鬱寡歡。
白復覺察到了亦蟬的情緒。關於她的事情,白復聽說了一些,但由於二人並不相熟,這類涉及私隱的事情也不好貿然勸慰。好在白復也曾經歷坎坷,深知心病還須心藥醫的道理。時間是最好的治癒良藥,而在幽冥谷,最多的就是時間……
白楊二人,一個生性達觀,隨遇而安。一個根本不想再回青城。就這樣,兩人踏踏實實在谷中安頓下來。
為醫亦蟬心病,白復還設計了一個恢宏的九鄉蔭翠谷改造計劃:扎硬寨,廣積糧,待天光。
為避風雨,白復把家安在洞窟之中,用谷中巨木搭建木屋,在洞口深挖壕溝,設陷阱,布機關,並按武侯八卦陣圖,設下奇門遁甲。一路下來,莫說是野獸,就是武林高手,也無法擅自闖入。
白復叫上亦蟬一起採摘漁獵,儲備食物。白復殺虎屠熊,亦蟬風雞燻肉。二人燒陶作碗,堆土為灶,削骨穿針,縫衣置被,諸般日用物品,次第粗具。
翠谷中物產豐富,數月下來,洞壁掛滿風乾燻肉,柴薪匠木堆積屯倉,虎毯熊被,狐貂衣氅一應俱全。
更令白復動心的是谷內奇花異草,珍禽走獸等名貴藥材甚多。入寶山豈能空手而歸,白復採摘蒐集,按醫方炮製,萃藥煉丹,忙的不亦樂乎。
谷中日長無事,白復便將青城武功逐級傳授給亦蟬,兩人教學相長,相互幫襯,倒也過得無憂無慮、逍遙快活。
“我以前只練過掌法和一些銀鉤鉤法,也許我真的不適合練劍吧。”楊亦蟬淡淡的嘆了口氣。
“‘也許我不適合幹這事吧。’這話絕對是一切失敗者的口頭禪吧。”白復不贊成。“我這種人是永遠也不會這麼想的。練得不好就不練了?不堅持練,不反覆練,哪兒機會改進、反思、提高、進步呢?一個人在武學上強大與否,就在於他遇到瓶頸時是否能堅持下去。”
“師父反覆說過一句話:只要習練的法門正確,再加上時間的積累,一定會有進步。”白複道:“練劍就像嬰兒學走路,誰能一開始就做得很好呢?起初難免跌跌撞撞,步履蹣跚。但只要大膽走下去,遲早會學會走路。”
看見亦蟬露出思索的神態,白復接著說:“首先,心態要平和,要能夠接受自己的不足,甚至被別人笑話,不要急。接著,把每一個動作慢慢分解,看看問題出在哪裡,哪裡能改進?然後,反覆練習…..這是學習一切武功的必須過程。關鍵在於:要儘快開始這個入門階段。然後,儘快度過這個入門階段。儘快開始,就是不要多想,不要怕,師父上午教新招,下午自己就要開始練。快速度過,就是速成。”
“習武也能速成?這可能嗎?”亦蟬好奇地問。
“這個嘛…..當然可能!不僅是可能,而且是絕對必要!”白復有點小得意:“武功也是可以速成的。準確說,是可以快速入門的。這裡面有個小技巧。學任何一門功夫時,一定要想辦法在最短的時間裡弄清楚這門功夫都有哪些最少要訣,然後迅速掌握它們。在那一瞬間,任何人都能完成快速入門。這招屢試不爽。
比如騎馬。騎馬的主要目的是代步,去往目的地。你只要掌握上馬、下馬、走、跑、停這五個環節對馬的控制就可以了。掌握這幾個環節,你就能迅速操控馬,騎馬去你想去的地方了。其它動作如騎馬跳躍障礙、渡河、騎行中格鬥和射箭等,可以慢慢掌握。等你敢縱馬賓士了,就有信心,再學其他騎馬的動作就很容易了。
再比如,學習青城十三式。它的最少要訣就是:‘三個步伐,二個劍式,一個呼吸’。青城十三式就是圍繞這六點進行攻防轉換的。掌握這六點,你就能把這十三招劍招迅速串起來。同時,在實戰中,可以根據對方的招式靈活組合。
比如第五式‘雲中滄海’這招,基本步伐是重心轉移到左腿,右腳外扣,身形隨即右轉,右手翻腕,從防守狀態轉入第六式“峰巒疊翠”,從而進攻對手右肋。熟悉這個步伐後,你就可以反向操作。重心轉移到右腿,左腳外扣,身形隨即左轉,右手劍交給左手,讓左手翻腕,從防守狀態轉入第六式“峰巒疊翠”,從而進攻對手左肋。或者繼續用右手持劍,只是把右手翻腕改成向